但赵才,只是一个开始。赵才之后,众多文武接连进谏。他们在雨中坚持,劝阻之声不绝于耳。
“殿下,远征不可草率行事!”
“您缺乏实战经验,难以确保远征成功。”
“没错!”
朝中忠臣,在大殿前苦劝。许多人,尽管官阶不高,仍纷纷进言。
杨昭立于雨中,静默不语,望着众人。
“您若前往,大隋恐将陷入危机!”
“没错!”
“这是在消耗国运啊。”不少人泪流满面。仿佛杨昭的远征,预示着大隋的末路。
杨昭的目光,掠过一张张面孔。也有不少臣子,沉默不语。
“你们认为,孤的远征会失败?”杨昭平静地问。
“殿下,您缺乏经验啊!”
“是啊,还是先处理好朝政,等待陛下归来吧。”众人纷纷回答。
“以最快速度,集结兵马,尽快出发。”杨昭沉声吩咐。
“殿下,万万不可啊!”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杨昭转身离开,不顾他们的继续劝说。
“天佑大隋!”几位老臣,悲痛欲绝。
远征之事,如同乌云压顶,成为所有大隋臣子心中的阴影。人们普遍认为,大隋将因此走向衰亡。
杨昭没有再做过多解释。言语不如行动来得有力。大军集结期间,大隋文武,皆在哭泣中劝阻。杨昭的决定,被贴上了“亡隋昏君”的标签。远征的消息,引发了轩然大波。
与此同时,在宇文府中,宇文述与其长子宇文化及,在厅堂相对而坐。
“父亲,真的要远征吗?”宇文化及忍不住询问。
“殿下已决定远征,还有什么好问的?”宇文述反问。
“父亲,我担心……”宇文化及未说完,就被打断。
“殿下远征,与我们何干?”宇文述反问。
“话虽如此,一旦失败,陛下归来……”宇文化及不敢说下去。
“失败是殿下的事,与我们无关。”宇文述冷笑道。
“况且,一旦失败,大隋百万大军还能剩下多少?”他眯眼问道。
宇文化及脸上浮现出笑意。
“父亲,大殿下素来稳重,为何这次如此大胆?”宇文化及不解。
杨昭的性格,朝中无人不知。这次,确实太过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