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分封但不在中国

“您试想一下,倘若仅凭我等这些儒生博士的口舌之争,便能让陛下感到威胁,那还需要焚书这般大费周章吗?”

扶苏的眉头皱得更紧了,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似乎在努力消化苏齐话中的深意。

“陛下并非厌恶儒学,”苏齐缓缓地开口,每一个字都像是敲打在扶苏的心弦上,“否则,我等这些博士又怎会每日站在此处,参与朝政议事呢?”

苏齐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扶苏的眼神逐渐变得清明起来,他微微颔首,若有所思。

“这……”扶苏欲言又止,似乎想到了什么,却又不敢确定。

苏齐见状,微微一笑,他知道,扶苏已经开始理解自己的意思了。

“陛下所在意的,并非是儒学本身,而是那些借儒学之名,行一己之私的人。”苏齐一字一顿地说道,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般砸在扶苏的心头。

扶苏的身体微微一颤,他终于明白了苏齐的意思。

“你是说……”扶苏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恍然,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关键的信息,却又不敢确定。

“重点不在于百家书籍,亦不在于儒学,而在于分封!”苏齐的声音陡然提高,如同惊雷般在扶苏耳边炸响,震得他心神一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大秦一统六国至今,已历八载春秋,”苏齐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仿佛穿越了时空的迷雾,看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无数老秦人已无仗可打,那些位高权重的勋贵们,也早已厌倦了严苛秦法的束缚。”

“谁不想拥有自己的封地,成为一方土皇帝,逍遥自在?”苏齐的声音中充满了诱惑,仿佛在描绘一幅美好的画卷,让人心驰神往。

扶苏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既有对苏齐所言的认同,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担忧。

“这,才是问题症结所在。”苏齐一字一顿地说道,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般砸在扶苏的心头。

“但经此一事,应无人再敢提及分封。”苏齐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笃定,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未来的走向。

“焚书,不过是一个警示,一个信号。倘若再有人胆敢提及分封,那等待他们的,恐怕就不仅仅是焚书那般简单了。”

“那依先生之见,分封制当真如此不堪吗?”

“并非如此。”苏齐摇了摇头,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让人捉摸不透他的真实想法。

“郡县制嘛,有它厉害的地方,分封制呢,也有它的好处。”

“那些老古板啊,成天把周朝挂在嘴边,说什么周朝如何如何好,所以咱大秦也得学周朝搞分封。”

苏齐撇了撇嘴,脸上露出一丝不屑。

“我昨天说他们老调重弹,他们还不服气,说不过我就要动手!”

苏齐翻了个白眼,语气中充满了对那些老古板的鄙夷。

“也不想想,周朝那会儿是个什么情况,现在的大秦又是个什么情况,能一样吗?”

“周朝那会儿,咱们华夏民族的地盘,也就关中渭水流域那一亩三分地儿!”

苏齐用手比划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

“分封的那些诸侯国,大部分都在鸟不拉屎的蛮荒之地!”

“当时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您知道现在都是谁吗?”

苏齐突然话锋一转,目光灼灼地看向扶苏,眼神中充满了考究的意味。

扶苏一愣,显然没想到苏齐会突然问出这样一个问题,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答。

“东夷,变成了齐国!南蛮,是楚国!北狄,正是燕国!而西戎,说的就是咱们秦国!”

“而现在的大秦疆域呢?”

苏齐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自豪和骄傲。

“东至东海,西至陇西,北至长城一线,南至南海!”

苏齐张开双臂,仿佛要将整个大秦都拥入怀中。

“周朝的分封,那是分封在蛮荒之地,为咱们华夏开疆拓土,那是实打实的功绩!”

苏齐的声音中充满了敬佩之情。

“但现在他们说的分封是什么?是在咱大秦内部裂土封王!”

苏齐的语气陡然一变,变得凌厉起来,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剑,直指问题的核心。

“封在原本的燕国、齐国,这些富得流油的地方,谁不眼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