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宫灯微明,姜珩的背影在长廊中拉得老长,他缓缓转身,步履沉重地走向宫门,坐在祈安殿想起张宁生前对他的忠告与辅佐,越发难过。夜风拂过,殿内烛火摇曳,姜珩提笔写下了悼亡词
“朕之贤臣张宁,辅佐文德鸿启二帝,功勋卓着,忠心耿耿,为国柱石,今逝矣,朕心甚痛。忆往昔共谋国事,言犹在耳。其忠诚与智慧,永铭朕心。愿其佑我江山永固,国泰民安。此生得遇张宁,实乃朕之幸也。(鸿启十二年姜珩亲笔)”
姜珩将悼亡词置于案上,姜珩凝视良久,心中波澜难平“江华,把这个装起来送到丞相府,陪葬于文正”江华领命,小心翼翼地将悼亡词收好,转身离去。江华虽有些好奇,但也不敢打开看,快步送到丞相府,亲手交予姜瑜。姜瑜接过悼亡词,眼眶微红,郑重地将其放入灵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宁去世声势浩大,“文正”的谥号更让其身后哀荣倍显,朝野上下看皇上的态度,纷纷致哀。姜珩亲临丞相府吊唁,神情哀戚。他站在灵前,久久凝视,“文正一生忠义,尔等当以他为楷模,共扶社稷。”留下这句话姜珩缓缓转身,步出灵堂“淑妃和婉贵嫔该回宫了”
张宁的葬礼过后,朝中就乱了起来,为了那一个空着的相位,群臣争斗不休,姜珩也没打算再立新丞相,正好利用这个位置让他们闹起来,权利谁不想要,抱团的也不知道你们心齐不齐了,姜珩冷眼旁观,看着江予的势力越发大,想强逼着姜珩把他立为左丞相,姜珩最讨厌的就是别人逼他。
姜珩心中暗自盘算,既然江予野心勃勃,不妨顺势而为,让他与王氏争斗,除掉阮氏后,姜珩便给几个王氏的人封了官,但也不是什么大官,王氏也不需要,他们只是想有个当官的在背后,他们做什么事也方便一点,曾经的阮氏不就是那样,要不然凭他的地位,还不配和王氏平起平坐。
只是两方势力过大,他害怕自己平衡不了,一旦失衡,他不就成了傀儡皇帝?姜琛和安北一起步入祈安殿,姜珩挑眉,他们怎么会一起来,姜琛与安北对视一眼,前者开口道“皇上,最近京城多了很多来历不明的人,臣找理由随便抓了一个,他称自己是前朝的后裔
“前朝后裔?”姜珩眉头紧锁“大孟都换了几个皇帝了,这些人来这里干什么,复辟吗”安北适时的呈上自己的调查结果“姜大人把此事告知臣后,臣便着手调查,他们的领头人名叫李玄,自称是皇室血脉”皇室血脉?他们先祖打进来后,把前朝所有有皇室血脉的全杀了,怀孕的妃子都杀了,就是害怕以后会有人复辟。
“近几年陆陆续续的有生人入京城,只是很少,时间也间隔很长,我们也没留意,直到他们开始频繁出现,隐龙卫才发觉,秘影堂已暗中监视多日,李玄一行人行事谨慎,几乎不露痕迹。”也不知道他们的目的,如果早有复辟之心,为何现在才来,前几年乱成那样他们却按兵不动,到底是为了什么,姜珩实在想不明白他们的意图“继续监视,有什么问题隐龙卫直接抓,不用请示朕”
姜珩沉思片刻,眼神凌厉,“务必查清他们的资金来源和联络网,防止内外勾结。”安北领命而去,待人都离开后,姜珩在思索,江华在一旁着急
“鸿启十二年除夕,前朝末代皇帝之玄孙李玄,发动宫变,因其埋藏至深,使鸿启帝得到假消息,宫中松懈,朝阳殿被围的水泄不通,李玄刀剑直逼鸿启帝,逼其退位,声称重铸大余荣光,李玄武功高强,其他人被李玄的人拖住,只余鸿启帝与其对打,鸿启帝被步步紧逼,浑身带伤,直到刀剑直抵心口,鸿启帝拼尽全力一挡,刀锋划破龙袍,大量隐龙卫与禁军终于赶到,李玄看状自知大势已去,步步退后,在手下的掩护下往外逃,隐龙卫迅速追上,终还是让其逃脱,鸿启帝命人封锁城门,全城搜捕李玄,却无所踪,只留一封书信,“余志未酬,他日必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