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那朕过段时间再来看你,最近朝中的事比较多,你照顾好自己”姜珩最后捏了捏姜烨的手“父皇走了”淑妃点点头,姜珩步出关雎宫,夜色已深,宫灯点点,宫女们轻手轻脚地把关雎宫的帘幕放下。
有些头疼的看着官员的名单,太子的老师不好选啊,姜珩思忖着,朝中的文臣武将虽多,但真正适合教育太子的却寥寥无几。太子的老师不仅要有过人的学识,更要具备高尚的品德,能够为太子树立榜样。他开始一一回想那些忠臣贤士,希望能找到最合适的那个人。
对那场宫变死的人感到很遗憾,那么多能臣武将,就死在他们手里,李玄这是给自己留了个难题啊。他深知,一旦选错了人,
太子的未来将会受到影响。姜珩不禁又陷入沉思,手中名单上的名字一个个划过,每个都是朝中重臣,但每个又似乎都有不足之处。
笔停在一个名字上“陈忠。”细细回想着,文德三十年被流放,叹了口气,虽然看过这些,但时间太久了他想不起来了“去查”还是决定安北去查,总比自己瞎猜的好。
除了他还有谁呢,谁能担得起这个身份呢,姜珩感觉他头发都要掉光了,如果张宁还在的话,就不用发愁了,张宁,对啊,他说过他有个孩子才华出众,他把这个事给忘了,出不出众问问就是了“去丞相府传张昭”江华领命迅速赶往丞相府,姜珩做事从来不喜欢拖拖拉拉的。
张昭听到江华的话,有些意外,这么久了,他以为皇上忘了,前段时间都传姜珩要去世了,给他急的,姜珩要是去世,丞相府彻底完了。赶紧整理好衣冠跟着江华入了宫。
张昭见到皇上,恭敬行礼。姜珩开门见山说道“你父亲说你很有才,朕问你一题”张昭不明所以,叫他过来就是提问题的吗“臣洗耳恭听”看他波澜不惊的样子,姜珩有些意外,张昭未做过官,也算第一次这么直面姜珩,倒是不卑不亢“何为治国之要?”“治国之要,在于得人心、用贤才,兴教化、平刑罚。”张昭回答得简明扼要,姜珩勾唇笑了笑
“朕杀了那么多人,听闻民间名声不太好啊,朕该怎么办”张昭稍加思索,便谨慎地回答道“陛下若能广施仁政,减轻赋税,多听民意,自然可得民心。至于民间之言,以实际行动改善民生,公正司法,久而久之,民自会理解陛下的苦心。”姜珩轻笑“知道江予吗”
姜珩突然转移话题,张昭楞了一下,江予是右丞相,纵然他不做官,也是了解一些的,点点头“江予结党营私,以丞相的身份把控了吏部,有才之人却难以施展才华,你说朕该如何处理他”说完看着他的眼神有些戏谑,张昭有些犹豫,结党营私这么大的罪名,按理说应该是砍头的,但看姜珩的神色,似乎并不期待他给出斩钉截铁的答案。张昭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回答“陛下若欲整治官场,恐怕需从上而下,先立规矩,再寻良才,逐步替换,不可操之过急。但江丞相也是老臣,若能悔改,留其一条生路,也是陛下仁德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