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先回去吧”姜珩心中有了决断,准备和苏云昭,姜炜聊聊,听闻此话,四人纷纷行礼告退,走到外面时,四人便各自松了口气,李婉儿是最不紧张的,她父亲只是侍郎,她肯定不会是太子妃,侧妃都够呛,太子妃和侧妃就在她们三人中挑了,她也不敢随意和她人交好,她不确定谁能成为太子妃,现在与别人交好,万一当上太子妃的是另一人,岂不尴尬?
周琼华虽说沉稳,但毕竟刚刚及笄,心中难免忐忑,虽然她父亲是九门提督,但其她二人的身份也不差,王将军为大孟征战数年,兵部尚书也是皇上亲自提拔上来的,算是亲信,谁能当上太子妃还真说不好,看起来她身份最高,胜算最大,可当今皇后出身也不是很好,进宫后,家族被皇上打压成那个样子,皇后之位依旧做的稳稳的,可见皇上更看重个人才德。
小主,
柳如烟觉得自己胜算最大,皇上看起来对她很满意,毕竟她父亲也算皇上亲信,又是兵部尚书,地位稳固。王若兰则默默观察,心中盘算,虽父亲战功赫赫,但她知道父亲常年征战,身体多有伤病,族中又没有其他得力之人,这次太子妃之位她是最悬的。
四人心中各有算计,却都未表露,只默默回府,静候消息,府中众人也纷纷在分析其她竞争者的情况,对比着优势和劣势,只有李婉儿毫不在意,依旧和之前一样,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每日读书赏花,不问世事。
“云昭,你怎么想”姜珩开口问道,苏云昭沉思片刻,轻声道“依臣妾所见,柳如烟才德兼备,父亲又是兵部尚书,身份也合适,周琼华沉稳,但年纪小了点,王若兰有战功背景,却家族单薄。”姜珩点点头,他原来也是觉得柳如烟合适,但兵部尚书在九门提督之下,地位略显不足,且九门提督掌京师安危
“炜儿,你觉得呢”姜炜思索片刻,沉声道:“儿臣以为,周琼华虽年轻,但其父掌京师要职,根基深厚,且她沉稳大气,堪当大任。柳如烟和王若兰各有优势,但家族背景或成隐忧”姜珩听罢,眉宇微扬,心中权衡再三“周琼华”姜炜和苏云昭对视一眼,知道了姜珩的意思“那其她两人呢”
姜珩敲着桌子仔细思索着“二人皆为侧妃”姜炜有些惊讶,父皇这是给他把兵营搬过来了?“那李婉儿?”姜珩轻笑,淡然道“李婉儿封为太子嫔”既无家族负担,又可安心陪伴太子,算是平衡各方势力。四人命运由此而定,各自前程,皆在今日之选。
“那就这样了,朕去写圣旨”姜珩起身,姜炜突然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儿臣想再纳一人”姜珩来了兴趣,难得姜炜主动开口,便问“是哪家姑娘?”“大理寺少卿之女,名唤沈清秋,甚是活泼”姜炜不知如何形容她,半天憋出来个活泼,姜珩闻言笑了笑““既如此,便一并写入圣旨,沈清秋封为太子良娣”姜炜连忙谢恩。
姜珩觉得好笑,但也没说什么“朕只说一点,莫因个人喜好误了正事,后宫与前朝息息相关,每一步都需谨慎,你需明白轻重缓急。”姜炜点头应是“还有,长子必须是太子妃所出,关乎未来储君之位,切不可轻视”姜炜心中一凛,深知父皇所言极是,遂郑重承诺“儿臣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