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人奸诈,投降比谁都快,但当你放松警惕后,会狠狠的反咬一口,他这样的打法实在让人头疼,人家都投降了,你再打也不合适,可是过不了多久他们又会卷土重来,反复无常。必须制定一套严密的策略,既要防范其诈降,又要确保战果稳固。或许可借鉴前朝经验,结合火炮优势,形成多层次防御体系,让东瀛无机可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去查如今在大孟的东瀛人有多少”秘影堂的人领命离开,大孟曾说自己是天朝上国,放了不少其他国家的人进来学习,据他所知,东瀛的很多东西都是从大孟学去的,制作的手艺,海量图书及治国理念,都已为传回东瀛,或许再过几十年几百年,东瀛就是另一个大孟。
“皇上,东瀛人数已逾千,分散各州”姜珩深吸一口气,还好渗透的不深,尚可控,但此次对东瀛对手,就算他们降了,他也不会走的,他要彻底将东瀛打下来,让他们永无翻身之力,彻底臣服于大孟。不仅要夺其土地,更要改其民心,使其彻底融入大孟文化,方能长治久安。
“都说说对付东瀛的战略吧”姜珩看着议政厅坐的将领问道“臣以为,应先封锁海路,断其外援,再以火炮强攻其要塞,配合精兵突袭,逐个击破。”一位将领起身,语气坚定,“同时,派遣细作潜入,扰乱其内部,使其自乱阵脚。”姜珩点头“太子你说说”
姜炜沉思片刻,缓缓道“父皇,儿臣以为,除了军事打击,还应注重文化渗透,派遣学者前往东瀛,传播大孟文化,潜移默化改变其思想,使其心悦诚服。同时,优待降民,彰显大孟仁德,以德服人,方能长治久安。”姜珩点点头,这正是他打下东瀛想要实现的治国之道。文化渗透与军事打击双管齐下,方能彻底根除东瀛隐患。待其民心归顺,再行融合政策。
“顺王,你觉得这场仗该如何打”顺王沉吟道“臣以为,宜先稳固内部,防其内应,再以雷霆之势出击。同时,需联合周边盟友,形成合力,使其孤立无援。”“那如果东瀛降了呢”若东瀛降,则需严加监管,防其诈降再叛。同时,逐步推行大孟制度,以文化同化其民,确保长治久安。”
“你们觉得是应该把他纳入版图还是让其臣服”姜珩问道“纳入版图为宜,便于直接管理,但需循序渐进,避免激起民怨。”一位老臣缓缓道,姜珩又看向姜炜和姜烨“儿臣以为,纳入版图需谨慎,初期可让其臣服,待民心稳定后再逐步整合。关键在于平衡各方利益,确保平稳过渡。”姜炜答道,姜烨则补充“无论纳入版图还是臣服,均需强化边防,以防后患。”
姜珩整合了他们的意见,心中已有定计。他深知,东瀛之役非一日之功,需步步为营,既要彰显大孟威仪,又要兼顾民心所向。唯有如此,方能确保东瀛长治久安,彻底融入大孟版图。
新年伊始,姜珩也着手准备出征东瀛,姜珩召集工匠,加紧制造火炮战船,同时选拔精兵强将,进行严格训练。姜珩也没打算拦住在大孟的东瀛人给东瀛传信,他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东瀛,我就是要打你们,东瀛怎么想姜珩不知道,在强大的火力面前,阴谋诡计都将化为乌有,除非东瀛有比大孟更强大的力量,否则只能俯首称臣。东瀛若不降,便以铁血手腕征服;若降,则以怀柔政策安抚。
此战不仅关乎领土扩张,更是文化融合的契机。他命人广搜东瀛典籍,研究其风俗民情,以便战后更好地治理。同时,他亲自督造战船,确保每一细节精益求精。“太子监国摄政,简亲王辅政,顺王,诚王,和王随朕一起出兵”听到姜珩的话,姜炜手攥紧,又把他留在京城,东瀛一战不知何时才会结束,而姜烨一直跟着父皇并肩作战,这也会助长姜烨的嚣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