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迅速行动,悄无声息地将试图抢救史书的东瀛人带走,于是当晚各地多了些尸体,大部分人都知道这是大孟的警告,也没人再敢提东瀛,就害怕被大孟人听到,给家里带来灾祸,后来他们都是以大孟汉阳州人自居,导致许多后辈已经忘记自己的祖辈是东瀛人。
回京的路上,将士们脸上都挂着笑,相互讨论着此次战役,没有想到东瀛会这么快投降,他们这次都没有多少死伤,算是跟着皇上出征最轻松的一次了,随后看了看后面推着火炮的士兵,火炮上还残留着硝烟,这玩意就是好用啊,下次还能这么顺利就好了。
姜珩闭目养神,也没管此刻有些乱糟糟的队伍,战争刚结束,让他们也放松放松,尽管此次战争结束的快,但是为了处理东瀛内政,他也在东瀛待了近一年了,知道东瀛稳定下来,才准备回京,京中有太子和简亲王看着,不会出什么大乱子,不过,姜炜和大哥的关系越发不好了,姜珩有些头疼,大哥也算是看着姜炜长大的,姜珩忙时,大哥总是尽心尽力教导姜炜,姜炜的那一身武术还是大哥教的,如今却,罢了,也怪自己。
太子没有把权力完整的捏在手里,还是有些不安的,可是他一人哪能压住这些老狐狸,大哥有威望,正好可以与他扶持着,太子啊,姜珩不敢想,若是自己驾崩了,姜炜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兄弟,他大哥三哥四哥,恐怕都会成为姜炜的绊脚石,还有他提拔的那些人,姜炜会用吗,按照他对女子入朝一事的看法,姜炜绝对会在自己驾崩后改变女子地位,又让其变为家中的附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鸿启三十五年六月,大军陆陆续续返回京城,姜珩在办完庆功宴后回到祈安殿,召姜瑜姜炜进殿“你刚回来就关心朝政,也不休息休息”姜瑜进来顺手给他端了杯茶,姜珩拿起茶抿了一口“我哪敢休息啊,东瀛人得慢慢教化,大月氏又回来,别看高昌如今安安稳稳的,野心大着呢”姜珩放下茶杯,靠在椅背上“听说你和炜儿这段时间不和?”“算是吧”姜瑜不知道怎么开口,姜炜毕竟是姜珩的孩子。
“儿臣参见父皇”姜炜拱手行礼“坐吧”姜珩目光深邃,语气缓道“朕叫你们来,主要是想听听这一年的相关内政”自己虽然知道朝中大部分事情,但还是想听听他们的看法,毕竟是他们在这里,他也只是给个大方向而已。
姜瑜等了半天不见姜炜开口,只能先开口“楚华执政后提拔了不少有才女子,臣以考察过便默认了,但朝中老臣颇有微词,因此朝政处理速度也慢了下来”姜珩知道他的意思,无非就是那些朝臣趁自己不在,给这些女子找事,故意拖延,想要治她们的罪“姜炜,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
姜珩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是希望姜炜平等对待这些人的,并不想姜炜完全偏向于朝臣。姜炜沉吟片刻,回道“儿臣认为,女子才干不应被忽视,但也需平衡老臣情绪,故采取了折中方案,既重用女子,又安抚老臣,以期朝政顺畅。”姜珩笑了笑,又是这漂亮话,心口不一。
“好了,你们回去吧,朕累了”姜瑜和姜炜退出祈安殿,两人也分开走了,全不似之前亲密,姜珩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暗叹,权力的博弈终究让亲情蒙上了阴影。炜儿,难道真是朕的错?你是朕亲自教成的,不过周岁便封了太子,爱屋及乌封了你的孩子为太孙,皇位怎么会不是你的呢,想着轻咳了两声,予安把药端了上来,予安轻声劝道“皇上保重龙体。”姜珩接过药碗,苦涩的药汁入口,心中却泛起层层涟漪。
“朕听说最近诸位很是散漫啊”姜珩冷冷的看着诸位臣子“臣不敢”“既然不敢,便该勤勉尽责,楚学士乃朕亲自任命,你们意见很大啊,是不是对朕意见也很大?”姜珩神色不变,话语中却透出寒意,众臣皆低头不敢直视。“再因此事起风波,小心你们的脑袋”众臣颤栗,齐声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