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陆续崩逝

尽管姜珩理解姜炜的心情,他还是希望儿子能学会控制情绪“炜儿,你是太子,伤心也得有个度”父皇,孩儿明白,只是母后在孩儿心中的位置无人能够取代。”姜炜声音沙哑,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姜珩轻拍他的肩膀“朕知道,朕不会立后的”姜炜略微松了口气“朕听说太子妃身体自生了以安,身体便一直不太好”

姜炜心情更差了,他与太子妃也已相携十年多,感情深厚“带着院首回去看看吧,大孟不能再失去一位未来的国母”“谢父皇”姜炜快步走出皇宫,疾驰往太子府。院首跟随在后,得到姜珩的允许也常驻于青玄宫,时刻盯着太子妃。

皇后去世,太子妃身体又很差,近几月来,皇上和太子心情都不太好,皇宫和青玄宫都弥漫着悲伤的气息,朝臣也不敢乱说话,兢兢业业的干活,一点怨言都不敢有。

小主,

“宣旨,封贵妃为皇贵妃,摄六宫事,淑妃封贵妃辅佐皇贵妃,丽贵嫔封丽妃”皇后去世后,姜珩只能提拔一人管理后宫,淑妃他不放心,贵妃心思细腻,由她执掌后宫事务最为妥当。姜烨和姜煊大了,母亲的位分是该提拔了,姜珩有些头疼,云昭在的话,他哪用想这么多,皇贵妃刚接手宫务,很多事情都不熟悉,他还得把握着一半宫务,保证后宫的正常运行,这段时间他是愈发感到疲倦。

喝了药之后又开始处理运河一事,昏黄的灯光下,姜珩细细审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运河的修缮工程浩大而繁复,每一步都需要慎重考虑,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砸了进去,民间虽有些人不太愿意,姜珩只好给他们减免赋税,增加补贴,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理解,朝廷是真心为民,而非单纯的征用民力。

尽管这样,还是有史官在史书上记载,对姜珩的决定提出了质疑,姜珩没办法,是功是过,留给后世人评判,运河整整修了近八年,水路终于连通,姜珩终于松了口气,这些年修运河花费了不少人力财力,导致大月氏一直未收复,他深感遗憾。

但他知道如今不是开战的时候,经济还没稳定,重开战事必定引起众人不满,随着皇子的长成,斗争的更加厉害,姜炜只有更优秀才能压得住这些弟弟,为了巩固太子地位,姜珩把姜炜的次子立为了皇太孙,这一举措无疑加强了姜炜在朝中的地位,并陆续提拔了青玄宫中的亲信,分了太尉一半的权力给姜炜,以便为他日后继位铺平道路。

其他几位皇子皆感不满,他们需要争斗的东西,太子不用说父皇就给他了,但也没办法,父皇最宠爱太子,温敏皇后又去的早,更是心疼太子,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塞给太子。姜炜有姜珩给的底气,再加上姜珩在他小时就给他培养的势力,越发显得稳重,其他兄弟只能通过各自的手段和策略去争得父皇的注意。

鸿启四十五年,简亲王薨,这无疑给了姜珩更大的打击,他失去了最敬爱的兄长,不到半月,人便瘦了一圈,他站在简亲王的灵堂前,心中涌起无限的哀伤和思念“炜儿,你大伯为了大孟操心了一辈子”姜炜和姜珩并排站着,他想起和大伯针锋相对的那几年“大伯不仅是我的长辈,也是我的恩师,是大孟的良臣”听到他的话姜珩笑了笑“你大伯听到一定会开心的”

“皇上,文怀王怎能和您合葬呢”大多数大臣只觉得匪夷所思“文怀王功勋卓着,与朕情同手足,合葬彰显皇恩浩荡,亦是对其一生贡献的肯定。”姜珩语气坚定,目光扫过群臣,不容置疑,大臣没办法只能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