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珩的首肯下,大孟与西启的协议很快便生效了,西启也派了不少学者前往大孟,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技术,姜珩自然留了一手,不可能把他们所有的核心技术都传授给他们,那样他们迟早会遭到反噬,姜珩深知,与西启的合作如同在刀尖上行走,必须谨慎而有远见。他密令亲信,秘密研发更先进的防御工事,以备不时之需。
大孟和西启也正式开始了海上贸易,随着商船的频繁往来,大孟的珍宝和西启的特产逐渐在两国市场上流通开来。商人和旅客的往来变得日益频繁,文化交流亦日益加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炜儿你说朕该不该答应他们的来访”姜珩有些头疼的看着各国的国书,他们打的算盘,自己一清二楚,可是现在已经和西启绑的太紧,若也拿这个条件与其他国家交流,只怕会引起连锁反应,给大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儿臣觉得应该让他们来”姜珩看着国书若有所思“说说理由”
“我们如今与西启如此亲密,会让西启觉得大孟只会和他们合作,时间久了,他们也会变得狂妄,我们应该适当给他们一点危机感,告诉他们,大孟还有其他选择,这样他们就不会那么自大,而且,若只有西启的文化及商品流通到大孟,那大孟的文化和视野也会受到限制,还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孟百姓。开放港口迎接更多国家的商旅和学者,可以使大孟成为多元文化的熔炉,丰富我们的思想与技术。如此一来,西启便不会因独占大孟市场而自满,大孟的眼界也不会局限于西启一地。同时,各国之间的竞争将促进大孟在贸易和文化上的创新与发展。我们能从各国获得更先进的技术,也能将我们的文化传播给外界,促进大孟的长远繁荣与强盛”姜炜越说越流畅。
姜珩听后既对这个答案满意,也对自己教出来的太子感到满意“朕如今老了,如此浅显的道理竟没想明白”“父皇只是一时没想到而已,说不定过段时间就会想到,甚至比儿臣的更为完善”姜炜忙安慰“你怎么也开始拍马屁了”姜珩笑着摇了摇头“父皇乃是真龙天子,儿臣拍的是龙屁”姜炜放松下来,和姜珩开了两句玩笑,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和父皇已经不复从前的亲密,但偶尔的轻松交流仍能让他们彼此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姜珩和姜炜敲定了来访的国家,定了除夕之夜为接待日,西启听闻大孟真的同意他们前来,不禁有些担忧,大孟的选择多了,但是西启的选择暂时只有大孟,他只能紧紧扒着大孟,为了不让两国的关系松动,他甚至把自己的长女嫁了过来,姜珩顺手赐给了姜炜,并叮嘱他“要对她好,毕竟她也是我们重要的外交桥梁。”
姜炜答应着,自从太子妃去世后,他也对自己后宅的女子没有兴趣,和父皇一样,都是利用的棋子,他后宅的每一个女子,都是父皇精心挑选出来的,能给他带来助力的,所以他一直对她们是平分恩宠。
“朕的意思是你娶她为太子妃”姜珩说着但想到姜炜与太子妃的恩爱,以及太孙对失去母亲的痛苦,心中难免犹豫,姜炜确实不想再娶太子妃“并非儿臣私心,实在是太子妃是以后的国母,以后她剩下的孩子也是嫡子,若以安争夺皇位又该如何,而且西启来的肯定是向着西启,她如果是太子妃岂不是把西启和大孟绑的太紧了”
“父皇,太子妃之位,关系着皇室的血脉和权力平衡,儿臣建议慎重考虑。”姜炜的语气坚定而理智,姜珩沉默了片刻,他明白儿子的顾虑不无道理。太子妃的选择不仅关乎个人情感,更牵扯到国家大计和未来稳定。“但侧妃之位已满,其他位分是不是过于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