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你能替本王子去一趟洛邑吗?

燕相栗腹连忙附和道:“大王,臣也觉得理应如此,此事也不必另行选人了,卿秦大人负责外交,让他去正好能代表我大燕的诚意。”

燕王左右环顾众人,随即问道:“卿秦,你可愿意替孤跑这一趟呀?”

卿秦赶紧下跪,恭敬地揖礼道:“臣愿意,只是这拜访总得有个由头,不知大王要臣以什么名义去呢?”

司空苏缙出班揖礼:“大王,名不正则言不顺,多年不走动的亲戚往来,总要有个合适的由头才好。”

秦珩当即回应道:“大王,不必费心思找什么由头了,臣从魏国朝堂得知,此前信陵君和武襄君去拜访卓王子,都是以给先天子吊唁的名义去的。

臣了解到,卓王子依然遵循古礼,决定对先王停棺七月,依照周礼,天子丧礼停棺七月,本就是为了等待各路诸侯前来吊唁。卓王子在战争期间都不愿变通,说明他显然是在等着各国诸侯前去。”

栗腹一听,赶忙进言:“大王,倘若如此,此番可去不得。周天子早已势微,列国也都各自称王,如果此时我们以吊唁名义去了,在大义名分上,我们该如何自处呢?”

司农吴昶也拱手揖礼:“大王,不能去,去了就得以诸侯礼自降身份,这岂不是变相承认周天子地位高于我王。”

宗室大臣姬穆出班道:“大王,我燕国与周天子同宗,皆为姬姓。只以同宗名义去吊唁,不知可否?”

老将将渠见朝臣们为了一个虚无的名义争论不休,心中甚是厌烦,直接抛出一句话:“敢问秦珩大夫,信陵君和武襄君吊唁周天子时,用的是什么名义?”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很明显,人家赵魏韩三国都去过了,你们还在这为个由头争个不停,有什么意义?

此话一出,众人瞬间明白了其中的隐含意思,朝堂上顿时安静了许多。

燕王接茬问道:“对,就照着赵魏两国的做法来。秦珩,信陵君他们是以什么名义去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王,臣推测,当时他们是以赵魏联军的统帅身份去的,吊唁之事只是代表两国的大王,应该是以邻国大王之礼。” 秦珩凭着自己的推断说道。

燕王摆了摆手,不耐烦道:“不管那么多了,反正赵国和魏国能去,我燕国就能去。他们用什么礼,我们也用什么礼就行了。就这么定了,卿秦,你明天准备一下,后天就替孤走一趟吧。”

“臣,领王命!” 卿秦下跪,高声应道。

函谷关前,王翦骑着一匹矫健的骏马,紧紧跟在嬴异人乘坐的马车旁,他抬手遥指前方巍峨耸立的函谷关,神色庄重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