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府与京师之间,山川绵延,有千余里的路程。
唐文书的紧急奏折,在快马加鞭下,于送出的第三天,稳稳地呈到了崇祯的案前。
京师,皇宫,乾清宫。
此时正值九月中旬,秋日的暖阳高悬天际,金色的光辉肆意洒下,将整个紫禁城装点得熠熠生辉。
然而,乾清宫内的氛围却与这美好的秋光格格不入,仿佛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死寂,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宫殿内,雕梁画栋间,悬挂着的精美宫灯散发着柔和却清冷的光。
地面铺设的金砖,在岁月的打磨下光滑如镜,倒映着殿内众人那小心翼翼的身影。
宦官们身着整洁的服饰,垂手而立,低垂的眼眸中满是恭顺与惶恐。
宫女们则手持拂尘,静悄悄地站在一旁,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生怕发出一丝声响,打破这令人胆寒的寂静。
崇祯四年,这位年仅二十岁的年轻帝王,正端坐在那张象征着至高权力的椅子上。
他身姿挺拔,面容英俊却带着几分与年龄不相符的沧桑与疲惫。
剑眉之下,一双深邃的眼眸透着锐利的光芒。
此刻,崇祯的手中正捧着唐文书的奏章。
随着目光在奏章上的移动,他的脸色逐渐变得难看起来,原本白皙的面庞慢慢泛起猪肝般的青紫色,犹如被一层阴霾所笼罩。
“嘭~~”
一声巨响,仿若平地惊雷,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崇祯猛地将手中的奏章重重地扔到桌面上,奏章受力,顺着光滑的桌面快速滑落,最终 “啪” 的一声掉落在地。
他的双眼圆睁,眼神中满是愤怒与不可置信,右手食指颤抖着指向那落在地上的奏章,口中大骂道:“狗贼安敢欺我!”
那声音仿若从胸腔中迸发而出,带着无尽的怒火,在空旷的乾清宫内回荡。
“怎么可能无端端冒出一支几万人的反贼!”
崇祯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变得沙哑,他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重重的喘息声,额头上青筋暴起,仿佛一条条扭曲的蚯蚓。
一位面容清秀的宦官,身形微微颤抖着,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