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君听得云里雾里,早已眼冒金星,粉嫩的小脸蛋上写满了茫然,模样可爱至极。
陈圆圆黛眉紧紧蹙起,右手下意识地轻捏衣角,陷入沉思。
她到底年长几岁,又闯荡江湖多年,对于明朝的财富来源,知晓一二。
可共同点究竟是什么?
陈圆圆绞尽脑汁,认真盘算。
三人沿着蜿蜒的乡村小路,继续朝着小西渡村走去。
良久,陈圆圆柳眉一扬,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忍不住惊呼道:“这些税的特点就是多向普通百姓和穷人征税!”
“税不上官僚、贵族、皇族。”
“田赋方面,普通百姓需全额缴纳,而获得功名的举人能享受减免,贵族和皇族更是完全无需纳税。”
“比如福王,受封福王时,得到农田两百万亩,不仅不需要缴纳任何赋税,朝廷每年还需要向福王支付丰厚俸禄。”
“还有潞王,受封时得田地四百万亩。”
“瑞王受封时,得赡田两百万亩。”
“此外还有蜀王,蜀王被誉为皇族最富藩王。蜀昔有沃野之说,然惟成都府属,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蜀王一府占去了成都平原最肥沃土地的七成,百姓共分三成。”
“天下诸王何其之多,占去了多少田地?”
“可他们不仅不需要缴纳赋税,每年还要从朝廷拿走丰厚俸禄。”
“更因为朝廷赋税太重,百姓哪怕是卖儿卖女也无法给足份额,大量拥有田地的百姓不得不将田地低价卖给皇族,官吏,因此摆脱朝廷沉重的田赋。”
陈圆圆右手优雅地拂过如瀑秀发,轻轻叹息:“再比如盐税、商税等等。”
“皇族贵族即便身份尊贵,终究只是一个人,他们消耗的食盐与普通百姓相差无几。”
“可对于皇族贵族而言,盐税支出微不足道,简直不值一提。但对天下百姓而言,盐税支出却是颇为沉重的负担。”
“再说说商税,朝廷向商人征收沉重赋税,这些赋税最终必然转嫁到商品价格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时,一阵微风吹乱了陈圆圆的发丝,她随手捋到耳后,叹道:“商品又被谁买去?”
“还不是天下的普通百姓。”
“这笔税,最终还是落到普通百姓身上。”
说到这里,陈圆圆掩嘴笑道:“正如教主所言,朝廷向商人征收重税,却还要说商人低买高卖,从来不说自己抽了几成的利润。”
“纵观明朝的所有赋税,几乎无一不是针对普通百姓。越是位高权重之人,财富越多,承担的赋税却越少。”
“这些从普通百姓身上搜刮来的财富,最终又去了哪里?”
“皇帝居于皇宫,身边有太监宫女十万人。”
“十万太监宫女几乎不事生产,只为皇帝一人服务。养活这十万不事生产的人,得需要多少人劳作?”
“各地诸侯王每年俸禄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