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几分欣赏:
“今日见到昭姬,也不枉此行了。”
蔡琰脸上泛起一丝红晕,低声道:
“将军可知,父亲为何不愿见您?”
吕布坦然道:“想必是因为丁原之事。”
蔡琰点了点头:“丁原虽有过错,但将军擅自诛杀朝廷命官,是否有些欠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吕布目光坚定,沉声道:
“丁原畏怯不前,以至于京师倒悬,百姓遭难。”
“我问心无愧!”
“若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依然会这么做。”
蔡琰凝视着吕布,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将军赤诚之心,昭姬明白了。”
“我会回去劝说父亲,望他能理解将军的苦衷。”
吕布抱拳道:“多谢昭姬。”
蔡琰目送吕布离开,转身回到府中。
她走进书房,见父亲正坐在案前。
蔡邕眉头紧锁,手中握着一卷竹简,却迟迟未翻动一页。
蔡琰轻声道:“父亲,吕将军已经离开了。”
蔡邕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奉先虽勇猛无双,却行事鲁莽,擅自诛杀丁原,乱了朝廷纲纪,实在令人不齿!”
蔡琰走到父亲身旁,柔声劝道:
“父亲,丁亮父子屠戮孟津,罪有应得。”
“吕将军虽手段激烈,却也是为了百姓着想。”
“您何必为此生气?”
蔡邕眉头微皱,语气稍缓:
“即便如此,奉先也应将丁原收监,禀明朝廷,怎能擅自行动?”
蔡琰语气坚定:
“吕将军虽出身边境,却心怀天下。”
“如今朝纲混乱,吕将军若能得父亲指点,必能为天下谋太平。”
蔡邕沉默片刻,长叹一声:
“昭姬,你为何如此为奉先说话?”
蔡琰低下头,脸上泛起一丝红晕:
“女儿只是觉得,吕将军并非如传言中那般鲁莽。”
“他今日前来拜访,态度恭敬,可见对父亲极为敬重。”
蔡邕看着女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罢了,既然昭姬都这么说了,老夫也不能小肚鸡肠。”
蔡琰脸上露出喜色:“多谢父亲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