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招贤纳士,寒门子弟崛起

魏续匆匆走进来,神色带着几分急切,高声禀报:

“温侯,张济来访!”

吕布稳如泰岳,嘴角微微上扬,淡然道:

“说张济,张济到。”

郭嘉脸上露出爽朗的笑容,道:

“天助温侯也,张济此番前来,倒是省了我们一番周折,正好可以与他当面谈一谈。”

吕布微微点头,随即起身,决定亲自出迎。

张济此来,无论是敌是友,并州都掌控了绝对的主动权。

府衙外,张济身着一袭华服,虽面带微笑,眼神中难掩一丝紧张与谨慎。

他身后,贾诩和张绣静静伫立。

贾诩神色平静,目光中透着洞悉一切的睿智。

张绣英气逼人,如松而立,尽显年少的风采。

吕布大步走出府衙,立刻迎上前去,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张济见吕布亲自迎接,心中受宠若惊,连忙上前行礼:

“温侯,张某冒昧来访,还望恕罪。”

吕布连忙扶起张济,正色道:

“张将军客气了,今日将军到访,实乃我并州之幸。”

说罢,他的目光落在儒士身上,见此人气质不凡,心中已然猜到几分。

贾诩似乎察觉到了吕布的目光,微微拱手,神色恭敬却不失风度:

“在下贾诩,字文和,久闻温侯大名,今日得见,实乃荣幸。”

吕布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道:

“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日相见,果然名不虚传。”

随后,吕布又将目光投向张绣。

张绣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张绣见过温侯。”

吕布看着张绣,眼中满是赞赏之色:“好一个英武的少年!”

张绣心中一暖,脸上却依旧保持着谦逊:

“温侯过奖了,张绣不过是一介武夫,还望温侯多多指教。”

寒暄一番后,吕布将张济等人迎入府衙。

众人分宾主落座,气氛融洽。

张济见吕布如此隆重相待,不再藏着掖着,开门见山:

“温侯,张某今日前来,是特意向您表明心意。”

“张某对河东绝无染指之心,这一切,都是李儒从中作梗。”

吕布微微颔首,神色平静,眼中透着洞悉:

“张将军磊磊落落,我信得过。此次之事,我也明白其中曲折。”

张济心中感激,接着道:“董公的任命,着实让张某为难呐。”

吕布高坐主位,看似不经意地打量着张济。

实则试图从他的神态中,捕捉到一丝关于其来意与心思的线索。

然而张济面色沉稳,波澜不惊,让吕布瞧不出任何破绽。

他微微侧头,余光悄然看向郭嘉。

郭嘉不动声色,轻轻摇了摇头,传递出同样难以捉摸的信号。

吕布心中暗忖,此事怕是棘手,一时之间竟有些不好处理。

他的目光落在了张绣身上,只见张绣举手投足间尽显少年的朝气与锐气。

吕布心中一动,不禁开口道:

“贤侄如此出众,不如留在太原任职,为我并州出一份力。”

张济沉毅的脸上猛地一动,他膝下无子,多年来一直将张绣视若亲生,寄予厚望。

如今吕布如此看重张绣,无疑是一个改变张绣命运、甚至影响整个家族走向的绝佳契机。

他略作思索,看向张绣,语重心长道:

“绣儿,今后你就跟着温侯,好好效力。”

张绣心中一阵激动,然而少年的倔强与对叔父的忠诚让其不愿轻易表露。

他昂首挺胸,神色坚定,带着一股蓬勃的意气道:

“我誓死追随叔父,怎能在温侯帐下任职呢?”

张济脸色骤变,厉声训斥道:

“放肆!温侯如此看重你,这是你的福分,还不快快谢恩!”

张绣不为所动,果断拒绝。

一时间,场面陷入了僵局。

张济骑虎难下,神色尴尬。

吕布并未动怒,反而微微一笑,语气轻松地问道:

“足下为何不愿意加入并州,莫非是并州的酒,不够烈吗?”

张绣年少气盛,心中傲气顿生:

“若温侯觉得我必须为并州出力,那就拿出些本事来,让我心服口服!”

吕布豪气纵横,仰头大笑:“好一个有胆识的少年!”

张济大惊失色,连忙喝道:“侄儿,不可无礼!”

张绣锋芒毕露,毫不退缩:

“只要温侯能胜我,我心甘情愿留下侍奉温侯!”

吕布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正欲答应。

徐晃挺身而出,铿锵请战:“温侯,让末将与他一战!”

吕布微微犹豫,看向徐晃。

徐晃神色诚恳,抱拳道:

“自投效温侯以来,徐某寸功未立,实在羞愧。”

“今日愿与狂儿切磋一二,也好为温侯分忧。”

吕布点了点头,转而问张绣:“贤侄,意下如何?”

张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睥睨的神色:

“等我胜了此獠,再战温侯不迟!”

吕布不禁称赞道:“好!好一个张狂又有胆识的少年!”随即答应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绣挑衅地看向徐晃,目光中充满了斗志。

徐晃泰然自若,神色沉稳,根本没把张绣放在眼里。

众人移步演武场,阳光洒在宽阔的场地上,映照着众人坚毅的面庞。

张济、吕布、郭嘉等人静静伫立,目光紧紧地盯着场中的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