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里的大领导心情极好,先生批复把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生产线留给东风厂就是留给市里,这样市里的工业就又强了几分!
这时候谁不羡慕东北地区啊,如果说上海的轻工业傲视全国,那这时候的东北完全可以说一句:论起重工业,我不是针对谁,在座的都是垃圾!
而大京城夹在这一南一北中间,十分憋屈。如今要是把汽车搞起来,那就不一样了。
想到这市里大领导又想起了宋远,这是个好同志!搞个发明一个接一个,压水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今年大旱,拉杆行李箱更是换来了大笔外汇,连中央不少领导都记住了这个名字!
这样“又红又专”的年轻干部,要好好培养一番,以后肯定是搞经济的好手!
就是这阵他的厂里似乎闹出了破事,这也太不应该了。小宋在广州为国家搞外汇,大后方竟然出了问题。也不知道工业局是怎么管的?
不行就调整一下人事,要给小宋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才行!
正想着呢秘书通报大部长和郑部长过来汇报这次东风厂的调查结果,大领导就挥挥手让人进来。
进来坐下以后,大领导笑道:“都查清了?怎么回事?”
大部长没开口,示意郑部长汇报。郑部长先给大领导送上一份调查报告,接着开始汇报起来。
大领导一目十行的看着调查报告,越看脸越黑!看到结尾处建议将宋远取消预备党员身份,发配回街道办工作以后以他的城府也压不住火气,狠狠的一巴掌拍到了办公桌上。
忍着手掌传来的剧痛,大领导一字一句的问道:“郑源山同志,这份报告是你亲自带队过去调查的结论?”
郑部长见大领导发飙,一时不知道这火气是冲着宋远还是冲着自己,看架势像是冲着自己来的,声音也小了八度:“是的,领导!”
“说说你的理由!”大领导冷冷的说道。
郑部长有些无奈,报告上不是都写了吗?但大领导开口了他只好又把报告上的理由说了一遍。
大领导深吸一口气,开始发飙了:“郑源山,你是当我没去过东风厂吗?先生去的时候我全程陪同,后面我又单独去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