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我国征购农村的粮食是11.2元每100斤,也就是0.112元每斤。而这时候的粮食亩产量比后世要低得多。
就拿小麦来说,这时候只有春小麦,要到60年代后期才有冬小麦可以一年种植两季。而春小麦的亩产也就是100多斤,折合成钱的话也不过十几块钱。
所以这时候农村一家人忙活一年下来好的情况下能落上十几到几十块钱,碰到灾年或者家中有大病等情况,辛辛苦苦一年下来还有可能倒欠公社或大队的钱,也就是俗称的“倒挂户”!
而如果搞蔬菜大棚的话,一亩地一年几百块钱的收入,一年回本剩下的就是净赚,由生产队组织起来搞上两三年,最起码能给大家多分些钱了。
哪个生产队弄不出来十亩八亩的边角空地?
不过总量还是要控制,一方面兰州石化那边产量跟不上,另一方面粮食还是根本,这蔬菜大棚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总体来说这蔬菜大棚是个好东西,对于改善北方地区农村、特别是靠近大城市的农村生活有很大的用处;不过也要有计划的搞,不能影响粮食的产量。
先生熟知国情,在这里转了一圈心里就有了定计。
宋远继续笑道:“可我们这一号大棚的菜价就不好定了。光是建设费用就花了2万块,就按能用十年来算的话每年折旧就有2000块钱。这菜价的成本也接近一块钱一斤了!”
先生心情很好,笑道:“我看啊,这座大棚就定为实验大棚,建造成本就别算了!我听说这次广交会你们厂又挣了不少?”
宋远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没有,挣了一些钱后面还要投到汽车发动机上!”
先生点点头,不用国家掏钱自己弄来技术和生产线,这种事要大力支持。
想了想他又说道:“这菜就定一毛五分钱吧,你们是怎么计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