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章 坛根儿晓市

摊主轻咳一声,顺势推了推鼻梁上的框架,只淡淡扫了眼对方又重新沉浸到手中书籍里,压根儿懒得理会。

随后,何晓清了清嗓子说道:

“这位同志,您瞧这样能不能成交:我给您十块钱整,这一堆全归我了如何?我不挑了,直接打包抱走得了。”

摊主思索了一会儿,毕竟一次能全部出手,对他来说也省了不少事。

于是点头应允:“那行吧,既然这样就卖给你了。”

末了,还特别嘱咐了句:

“小兄弟,你手里的这些可都是民国时期留下来的古董了,真别轻易拿去当废纸用了啊。”

听罢,何晓连忙摆手保证:

“放心吧!肯定不会那样做,您多虑啦。”

抱着这摞好不容易留存至今的民国旧刊,他的内心满是喜悦,随即掏出一张崭新的一角新币迅速交到摊主手上,仿佛生怕人家反悔。

另一边,儿子的任性举动气得傻柱团团转。

“儿子,我说这买卖真的不值啊!花这么多钱太冤了……”

他不断劝说着,但无奈儿子已完成了这场交易,完全不再理睬自己。

就这样,何晓抱着刚买到的“宝藏”

继续兴高采烈地往市场深处逛去,后面则拖着一个垂头丧气、连连叹息的傻柱。

不久,他们在一处售卖老座钟的摊位前停了下来。

何晓再次俯身观察,觉得面前这架老式钟表起码也能算几十年以上的物件儿。

遗憾的是,它实在太大不好携带,再加上表面上积累的斑驳污迹略显繁杂。

“小伙子有兴趣吗?这可是我们家传的老东西啦,只要三十块!不不不,我看你也是识货之人,给你降到一百吧!”

摊主早先目睹了刚才买报纸的一幕,所以此刻一看到有人光临自己这儿立刻热情起来。

傻柱一听,马上就慌了。

毕竟这儿可不是香江,东西没那么贵,他一个月的薪资还不到一百块呢。

他担心儿子被这奸商给坑了。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何晓就已经摇起了头。

“这是家里传承下来的物件,拿出去卖实在可惜。

要是这么做的话,怕是祖宗都不会答应。

还是留着自己用吧。”

摊主的脸色当时就沉了下来,可傻柱却十分高兴。

看来儿子说话的方式真是跟他一个样。

还真是够尖酸的。

见到儿子站起来继续往前走,他急忙跟着,刚想说什么,就听到儿子在喃喃自语。

他竖起耳朵认真听了一下,才依稀听到儿子说的是:“我可是有钱,但绝不当冤大头……”

“噗。”

傻柱忍不住笑出了声,心里琢磨着,这话还挺有意思。

“同志,您这个鼻烟壶多少钱?”

经过一个小摊,何晓又提起了兴趣。

这个小摊上摆了十几个鼻烟壶,看起来挺像样的。

“每一个三十块钱,随便挑吧,价钱不能谈。”

摊主夹着一支烟卷,见何晓蹲下来仔细观察,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来。

“这些都是从老爷子那里继承来的,他走了,这些在我手里也没什么用。

这些玩意可都是前朝的东西呢。

当年的八旗子弟如果不带上这种小物件,那都不好意思出门……”

“唉呀,那是多久远的事儿啊,老爷子居然还能留下来这些东西真是太难得了。”

傻柱待在一旁有些无聊,发现儿子不言语后就跟摊主闲聊起来。

“那当然了。

我的老爷子非常爱惜这些东西,大哥,你要不要来根烟?”

“不用不用,我不喜欢这个。”

……

何晓蹲在地上一边看着,一边把摊主的话当作故事来听。

快速看过一圈后,他在其中选了个乳白色的鼻烟壶,拿起来仔细端详。

鼻烟壶外表纯净洁白、触感光滑细腻,顶部是一个红色的小盖子,设计得很和谐,令人感到赏心悦目。

他又摸了一会儿,手感温润柔和,材质看起来应该是和田玉,不过他自己也不敢确定到底是不是真的。

“和田玉……”

他伸手解开了衬衫的一颗扣子,从脖子上摘下一块同样温和湿润的玉观音。

这可是姥姥的嫁妆宝贝,上好的羊脂玉制成,还请名师雕刻而成。

拿这两块玉对比着看看,差异马上就能看出来。

雕刻鼻烟壶的这块玉,没有这么纯白,触感也没那么温润,但从材料来看,似乎确是和田玉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