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忽听鸿胪寺礼官高声唱道。
“鸿胪寺卿、江夏郡王李道宗,携诸国使节入席!”
又来了一个大佬,还是李氏皇族的,李泰自然不敢怠慢。
不光如此,李道宗还带着万国朝贺来大唐的使节,这很便于李泰给自己打造人设。
就见李道宗身着紫袍金带,气度雍容,身后各国使节衣冠各异,缓步而来。
“高昌国遣唐使麴泰斗,入席!
高昌使者麴泰斗头戴锦缎胡帽,身着窄袖长袍,虽为小国使臣,却神色倨傲。
贞观以来,高昌屡有不臣之心,今日遣使入长安,亦存试探之意。
“倭奴国遣唐使犬下安田锹,入席!”
倭国使者犬下安田锹不要脸的身着穿着唐制袍服,却仍保留倭人发髻,见到李泰扑通一跪。
“见过魏王殿下。”
贞观五年,倭国首次遣使入唐以来,今日再至就赖在大唐不走了,说是什么仰慕天朝风华。
“吐蕃使臣路东赞之子禄西法,入席!”
禄西法身形魁梧,鹰目锐利,虽为蛮夷,却通晓汉礼。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其入唐一为朝贺大唐天可汗,二为向李二求个公主和亲。
巧了赶上曲江池畔盛会,这必须得来看一看,但要表现出是欲观大唐文治之盛的。
实则是这禄西法和魏王李泰私下来往极为密切,但要避人耳目。
小主,
诸国使节被引入座后,有的东张西望,有的低声交谈,有的凝神不定,皆被大唐气象所慑。
礼官高声唱名,一连唱了两遍。
“太子储君李承乾,驾临青云楼观礼!”
“太子储君李承乾,驾临青云楼观礼!”
听到礼官唱名李承乾,李泰神色一变,疑惑道。
“他不是被禁足东宫了吗?怎的会来曲江池畔青云楼,莫不是………”
想归想,但是李承乾是他皇兄,更是现在的大唐名正言顺储君,他李泰再想夺嫡,但是场面活得做足。
他李泰还得出来青云楼门口,亲自迎接李承乾。
不过这也正合他心意,今日就叫他李承乾看看自己的手段和在民间,在朝堂上的威望。
看看自己是怎么把这件事给漂亮完成的,好给他一个下马威。
但李泰出门之后看到李承乾心里就不是那个滋味了,妈的,他是带着太子仪仗过来的。
李泰只见他阿兄李承乾身着赤黄储君袍服,在千牛卫簇拥下缓步走来。
身后的私人卫队千牛卫,更不是他李泰现在一个亲王所能拥有的。
长安城,允许有私人卫队的,一个是李二皇帝,金吾卫。
另一个就是太子李承乾,拥有千牛左右卫队五百人。
李承乾立于青云楼前,作为目前最大咖位的他,俯瞰曲江盛会,等着李泰上前来见礼。
目光扫过人群,看见魏王李泰向自己走来,嘴角微不可察地一撇。
李泰身形肿胖,也不是很胖,只比肥胖瘦一点,又比微胖胖一点。
只是像个球一样在地上蠕动,活像一个皮球在滚动,加上他面带笑意,就显得很搞笑。
李泰向李承乾恭敬行礼,道。
“臣弟见过太子殿下。”
“长孙冲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淡淡点头,心中却对李泰愈发有意见,李泰近年来广结文士,深得父皇宠爱。
就是因为这胖子,朝中才有魏王聪慧,宜承大统之议。
不过今日诗会,恐怕又是你李泰以博圣心,借机展露才学的好机会吧。
但本太子不怕,因为本太子有兄弟房遗爱。
就在此时,曲江池畔骤然寂静,继而金鼓齐鸣,有金吾卫军开道,礼官高声唱礼。
“大唐皇帝天可汗陛下,驾临曲江诗会!”
刹那间,万民跪伏,山呼陛下万福金安,一时间整个曲江芙蓉苑,站着的只有李二一人。
坐在轮椅上还有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