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众矢之的

在县衙的内院之中。

李县令疑惑地出声:“他竟还未因畏罪而潜逃,难道是我暗示得不够明显?”

高大俊沉思后提议:“或许,我们可以派遣几名得力干将去监视梁宅,再故意让他察觉,如何?”

李县令闻言颔首:“此法倒也可行。”

二人此番筹谋,旨在迫使梁晁因恐惧而逃离。

一旦梁晁选择逃走,他们便可轻松地以畏罪潜逃定罪,这比强行罗织罪名要简单得多。

毕竟,县尉也是朝廷命官,过度逼迫恐生事端,直接抓捕只能作为最后的手段。

因此,他们一方面命令梁晁居家不得外出,另一方面则在不动其亲信的前提下,排挤其心腹,使他们无法参与剿匪行动。

如此三管齐下,其意图已经那么明显。

然而,出乎李县令和高大俊意料的是,梁县尉竟似乎对此浑然不觉,依旧稳如泰山。

正当此时,老奴前来通报:“老爷,马员外求见。”

李县令眉头一挑:“哪个马员外?”

老奴恭敬回答:“是在城西经商的那位。”

李县令闻言冷笑:“一个商人,也敢自称员外。让他先候着!”

说起“员外”,现代人或许会立刻联想到电视剧中那些身材肥硕、财富惊人的乡绅土豪。

然而,“员外”实则是“员外郎”这个官职的简称。

在大乾官场,朝廷各部虽有固定编制,但人手不足时,便会额外增设职位,这些编制外的官员便被称为“员外郎”。

最初,这些“编外人员”也确实能发挥些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一职位逐渐变得名不副实。

到如今,“员外”已几乎成为虚职,除了好听的名头外,并无实权。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闲差,也引得众多有钱有势的商人和地主争相追捧。只要财力足够,便可轻易购得此职,朝廷也乐得借此赚取额外收入。

高大俊恭敬地说道:“县尊,既然有贵客来访,属下便先行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