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弟!”朱高炽一脸凝重地看着朱吾能,缓缓开口问道:“父皇下令编撰的《永乐大典》竟然流传到了异国他乡,是不是被那些外邦之人强取豪夺而去的呀?”
他眉头紧蹙,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与不解。
朱吾能稍作思索后回答道:“大哥,关于此事,我也不知道,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只是曾在网上,看到有诸多网友这般言说,称西方的蒸汽机以及牛顿力学皆是源自于明末时期传教士盗走的咱们大明朝的《永乐大典》。然而,此种说法,实则并无确凿的历史依据可供佐证。”
说到此处,朱吾能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又继续说道:“实际上,欧洲之所以能够逐渐变得强大起来,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自身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启蒙运动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自大明中期开始,那些西方国家在科技领域可谓是进展神速,一日千里,尤其是在蒸汽机和随后爆发的工业革命等方面更是成绩斐然、令人瞩目。”
朱吾能轻轻叹了口气,接着道:“反观大明,在同一时期,于科技领域想必亦是有所建树的。只可惜啊,你们大明历任皇帝大多更为看重文化方面的发展,对于科技的关注度明显不够。如此一来,那些好不容易得来的科技成果,自然也就未能获得应有的重视与广泛应用。
后来又闭关锁国,大明被清灭亡后,清代统治者也是闭关锁国的政策,进一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科技方面上的差距。”
“大哥哥,您之前可是送给皇爷爷好多关于科技方面的书籍呢!我听说蒸汽机这东西,父王都已经安排人着手去研究啦。”
朱瞻基眨巴着眼睛,一脸兴奋地说道。
“哈哈,我知道,我还想办法给你父王找了很多图纸呢。不过,凡事都要有个先后顺序,急不得。
在你皇爷爷的授意下,你父王可没闲着。他不仅创建了特种部队,还对传统的火器进行了改良和创新,使其威力大增。
而且,还成功研制并大规模生产出了水泥、钢筋以及坚固耐用的混凝土!另外,玻璃厂也是办得有声有色,还有供暖的雪炭,更是因为价廉物美,所以深受百姓们的喜爱。
更值得一提的是,像土豆、玉米、番薯这些高产的农作物,如今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种植,让老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肚子啦。”
说到这里,朱吾能顿了顿,特意看了看朱高煦和朱高燧。接着语重心长地继续讲道:“这些举措无一不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就如同吃饭一样,总得一口一口慢慢咀嚼消化才行,做事亦是如此,需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