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二哥、三哥的心情,你应该理解,他们所说的一切,都是为了咱大明啊!郑和都已经数次下西洋了,想必应当带回不少好东西吧?”
朱吾能满脸好奇地问道。
朱高炽微微颔首,说道:“确实如此,郑和数次下西洋,带回不少好物件。像蒜香、丁香、豆蔻、胡椒之类的香料自是不在话下,此外还有黄金、胡椒以及檀香等等。
咱们中原地区自古香料产量便极为稀少,然而文人士大夫却将香料视为修身养性的高雅之物,达官显贵们也是竞相追逐。以至于在咱大明,这香料的价格比黄金还要贵得多!”
这时,朱高燧大手一挥,豪情万丈地说道:“小能,三哥我虽说来你们现代不过短短数日,但光是吃了那么几顿饭,再加上你之前带我去逛过的大商场,我心里明镜儿似的。
大哥说的这些香料,你们这儿可是应有尽有,直接从你这儿进货就行。
依我看,郑和没必要非得一次又一次地下西洋,他倒不如先领着工匠们把可以征战的大船造好,待到船只准备齐全,直接出兵收复那些盛产香料之地,岂不美哉?”
“对啊,对啊,三弟所言极是!咱们迟早都要对那倭国发动攻击,既然如此,何不趁此机会将这些海外小国一一收服呢?毕竟其中有许多,原本就是咱大明朝的附属国啊!”朱高煦满脸兴奋地附和着说道。
此时,连朱瞻基和朱瞻壑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诸位,关于这军事,我一个普通小老百姓实在是一窍不通。但是,郑和下西洋可是势在必行的。我倒是能够帮大家找找相关的资料,提供一些航海图什么的。可如果亲自出海绘制属于大明的航海图,那不是更好吗?”朱吾能说道。
他看了看朱高炽几位,又继续说道:“郑和所途径的那些海外小国中,我之前给大明的土豆、玉米和番薯,及各类蔬菜的种子,其实很多都是从他们那传来的!
而且,在他们当中有些地方,甚至一年能够收获三次水稻!大哥,我给你的杂交水稻,则是咱们现代的袁隆平先生精心培育的,亩产又高了很多!”
朱吾能说到袁隆平的时候,脸上的倾慕之情一表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