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连年亏损的飞马

最重要还是技术出身!

含金量又提高了不少!

而被录取之后,又知道了陈卓即将进军汽车行业的想法,心里顿时就有点激动了。

原本以为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他不太熟悉的一个行业,没想到接下来还是自己擅长的。

在汽车行业这几年,对于这个行业还是有些了解的。

很快关于飞马汽车的一些资料就整理完成,放到了陈卓的面前。

陈卓对于刘致远的这个办事效率,还是相当满意的。

“看来飞马汽车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啊!”陈卓只是翻看一下飞马汽车的财务数据,就感慨的说道。

对于陈卓的感慨,刘致远也颇为认同,“确实,去年全年,飞马汽车的销量只有三万多辆,作为一个拥有这么多年历史的车企,这个数据可以说相当的难看!”

“怪不得要转让,负债太高了!”陈卓看着总资产不过五十亿的飞马汽车,负债却高达四十多亿,负债率都已经超过百分之九十了。

怪不得这些年飞马汽车连年亏损呢!

就这销量,能有多少利润。

要是再过几年,飞马汽车就要资不抵债了。

而且去年十二月,整个飞马汽车的销量再创新低,只有一千多辆,去年一整年累计销售额三万多辆。

要知道这可不是单一车型的销量啊,这是全年所有车型的销量啊!

像这样连年巨亏,高负债的压力之下,不挂牌出售才怪呢。

再加上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他们现在恨不能,立即就甩掉这个"烫手"的山芋。

“看来这次我们希望很大啊!”这个情况比陈卓要预想的糟糕一些,但是都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刘志远也点了点头,“以前的时候,整个行业处于高速发展,而且获得造车资质的门槛高,那时候不管实力强弱,只要能搭上这班快车都能看到效益,但是当整个产业开始走低的时候,那些缺少正向研发实力支持的车企,就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了。”

“越是弱小的企业,就越会被排挤到悬崖边上,飞马汽车只是国内汽车行业的一个缩影罢了!”对于飞马汽车的现状,陈卓也相当的感慨。

刘志远整理的这份资料里面,除了关于飞马汽车,还有一些其他车企的一些情况。

如同飞马汽车一样,在市场底层挣扎的国产汽车企业,又何止一家两家呢?

不仅是国产汽车,一些合资车企目前也是举步维艰,而且他们都拥有着造车资质。

虽然新成立的新能源品牌高达五百家,但是他们却依然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局面。

为什么这些车企宁愿选择代工的方式,也不想通过收购的方式来彻底解决资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