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站在乌阳之巅不假,但也正是因为裴家的壮大,才能接触更高层面的世家。
和一些强大的三流世家相比,裴家都还差得远。
更何况是,更为强大的二流世家。
裴家在陈家眼中,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对于裴天荣的反应,裴青云看在眼里。这些天,裴天荣有些飘了,隐隐有一种坐井观天的错觉。
他认为适时警醒,还是有必要的。
这也是他说出的缘由。
不过,当裴天荣得知自家老祖,是以三十五文一斤的价格成交之后,他只感觉扬眉吐气,心中的压抑一扫而空。
二流世家直系又如何?
还不是拜倒在自家老祖手中。
随后,裴天荣拿起算盘计算起了,这次卖粮的收益。以三十五文一斤的价格计算,八万担粮食就是二十八万两白银。
当然这只是卖粮的收益,并不是纯利润。但裴家比其他粮商,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裴家的粮食基本都是从李家那缴获来的。
这其中的成本一下子就少了一大半。
不像其他粮商,仅是收粮就占了大头。若是算上税收、运输成本、管理成本和行贿部分,这些粮商就算能卖出三十五文一斤,纯利润也不会超过十文一斤。
相比之下,裴家在各项成本支出中,也比一般粮商要少很多。
在大景王朝,世家虽然也不能免税,但税收的起征比例,比平民和普通商户要低上不少。
一些强大的世家,更是能通过一些非常规手段,来达到间接免税的目的。
裴家是三流世家,征税额度为了三成。除去各种成本,纯利润也能达到二十文一斤,换算成银子就是十六万两。
想到这里,裴天荣也有些激动。
想当初,裴家作为乌阳县三大世家之一,每年各种产业综合的纯利润,加起来也就十万两左右。
李家是以异兽肉和粮食作为主要产业,在赚钱能力上比裴家强上一些。
可他怎么没有想到,卖粮竟然会这么赚钱。仅是这一项收益,就超过了裴家当初一年收益的总和。
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