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何雨柱的饭盒,还有农村的粮食蔬菜,以及易中海每月价值几块钱的接济,贾家现在的日子,超过院里大多数邻居。
双手因为受伤,灵敏度下降,易中海心里很清楚,他的钳工等级,很难提升上去。
自己工资不多,对贾家的帮助有限,易中海盯着贾东旭学技术。
一个月后,轧钢厂工级考核,贾东旭勉强考上二级钳工。
二级钳工每月工资三十七,比一级钳工多六块钱。
大型工厂,每年的工级考核,有三至四次。
小型工厂,每年的工级考核,只有一至两次。
除了在厂里考级,还可以在外面考级。
龙国很多城市,都有专门的培训、考级机构。
时间如流水,转眼又是一个多月。
拿到初中毕业证的刘海中,笑容满面的回到四合院。
“老刘,遇到什么好事了?”
“老阎,给你看看这个。”
“老刘,你成为文化人了。”
“初中毕业,算不得什么。”
不到十分钟时间,刘海中拿到初中毕业证的事,就传遍了四合院。
院里的阎解成、贾东旭、秦淮茹都是初中毕业。
何雨柱初中没有毕业,就去丰泽园学川菜了。
许大茂高中读了两年,就跟着许伍德学放电影了。
虽说初中毕业的人,在院里有不少,像刘海中这么大年纪初中毕业的,院里就他一个。
阎埠贵读的私塾,没有初中毕业证。
扫盲的时候,易中海小学毕业就没读了。
又过了几天,刘光天拿到中专录取通知书。
与此同时,刘光洪得到自制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早已大学毕业的他,没有再去读大学的想法。
自制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假装自己读大学,能避免很多麻烦。
心情大好的刘海中,拿出一些钱,在院里办了一次席。
他自己初中毕业,用不着办席。
二儿子考上大学,三儿子考上中专,于情于理,都应该庆祝一下。
看到红光满面、笑容不减的刘海中,易中海羡慕嫉妒。
在厂里,他是三级钳工,刘海中是车间组长、八级锻工。
在院里,他是家喻户晓的绝户,刘海中有三个儿子。
傍晚时分,刘光洪陪着陈雪茹,前往绸缎庄。
切磋两个多小时的武技,软玉温香的陷入沉睡。
矿洲的礁石区和阵法项目,都已经完工了,晚上用不着出门。
晨练结束,吃了早饭,刘光洪来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