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你的,音乐世家?

刘浩得到了新故事,急头白脸就投入到了新剧本创作的工作中,呃,其实也没多急。

说白了,捉刀的人还得是王先农,刘浩就是做个前期工作。

拉着张红旗,把能想出来的要点和各种充满催泪的画面用文字记录下来。

旁的不说,刘浩一手钢笔字是真不算差。

最起码比后世好些人一手丑字强太多。

眼下的人,但凡想练字,那是真下功夫。

后世不一样,大家都是对着电脑、手机,拿笔写字的次数越来越少。

北影厂的老厂长,对刘浩的新剧本还是很关注的。

毕竟刘浩和王先农这个古怪的组合,前面给大家带来的惊喜太多了。

厂里的人大多只知道牧马人,也清楚这个本子写的好,这部电影挺受领导们重视的。

香港长城影业那边买剧本的事情,知情的范围就小的多,仅限于没几个人。

但这些,老厂长都知道的。

人家老厂长奋斗在文艺战线多年,接触过的青年才俊如过江之鲫,谁是什么样的成色,心里门清。

王先农这样的,属于基本功扎实,实力水平什么的,在北影厂还真不够格和其他编剧论长短。

但这位人到中年的王老师,踏实肯学,自打来了北影厂之后,没少泡在阅览室,更是抓住一切机会和同行、前辈们交流。

单就电影编剧这个行当而言,王先农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但非要让老厂长评价,也不过是庸人之姿。

这不是贬低,是客观的印象。

说白了,王先农没有创造性的天赋。

既然王先农没有这方面的天赋,那二人组屡屡搞出惊喜来,负责动脑子的人就只剩下刘浩了。

所以身处张掖军马场的刘浩,一说有了新剧本的想法,导演跟厂里请示过后,直接就放人了,连火车票都是剧组给协调的。

之所以要请示厂里,一是眼下的编剧在剧组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二则是,因为牧马人这部电影,导演和老厂长前面沟通过对刘浩和王先农这组合的看法,心里也清楚刘浩具体负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