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说的是假如朱标跟朱雄英在,他们削藩,朱棣不敢造反。”
黄轩拿起椅子边上的碳酸饮料猛灌了一口:“咱们现在来说说,为什么朱允炆要削藩。”
“朱允炆是谁?是吕氏所生的庶长子,吕氏只是朱标的侧妃,尽管后面被扶正,成了太子妃,朱允炆也成了嫡长子。但在这些亲王叔叔的眼里,哪一个会把他当做嫡长子看待?哪一个对他的皇位心中无异议?”
“一个大家都瞧不上眼的庶子,摇身一变当了皇帝,并且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搞死他的那些叔叔,遇到老实一点的亲王,只能被动接受皇命,像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都被削为庶人,一家老小流放,甚至湘王朱柏被逼得引火自焚,全家活活被烧死。”
“你说燕王朱棣在这种情况下,反不反?”
听到自己的几个儿子就这么被贬为庶人,朱元璋怒火中烧。
这都是咱的儿子,朱允炆的亲叔叔啊,你哪怕削藩,你夺了他们的权力,让他们当个闲散王爷不行吗?非要做得这么绝情。
听到湘王朱柏被逼得自焚,朱元璋恨不得一刀把朱允炆给劈了。
这样逼迫,换做是自己,自己也会反。
横竖都是死,还不如搏一搏。
不过从情理上来说,朱元璋不希望朱棣造反,再怎么说,朱允炆都是咱指定登基的皇帝。
造朱允炆的反,就相当于造自己的反。
“朱允炆这人不好说,被老朱带在身边调教了那么多年,能力应该是有的,问题是老朱给藩王的权力太过强大,朱允炆还没继位,就有许多亲王轻视他,不把他当回事。”
“老朱还在的时候,自然能镇得住这些藩王,老朱一走,朝中又没有几个值得信赖的大臣,边上还有手握大军的藩王盯着,朱允炆想要坐稳皇帝的位置,增强自己对皇权的掌控,是不是得想办法把藩王手中的兵权给收回来?”
“朱允炆跟方孝孺三人一合计,削藩的政策不就出来了吗?”
朱元璋点了点头。
尽管黄小友讲得简单,但朱元璋清楚这事里面的复杂。
朱允炆不削减藩王的权力,睡不着觉,朱棣不造反,一家老小性命不保。
谁对谁错,还真说不清楚。
只能说,时也,命也!
“要说,那朱棣也狠,他当了皇帝,朱标一脉的子嗣就断绝了。”
黄轩啧啧的说道:“朱标的五个儿子,朱雄英夭折,朱允炆不知所踪,朱允熞朱允熥被囚禁凤阳老家,放出来没多久就死了,朱允熙跟他母亲吕氏被烧死。”
“不过,皇帝嘛,不狠一点怎么能行?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还搞死了自己的两个兄弟呢!”
“帝王无情亲!”
朱元璋听了,表面上没什么表示,只是颔首附和。
至于内心怎么想的,那就没人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