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过渡,总是会有的

恰巧台上正在颁奖无线电的创新科技大赛的奖项,上辈子作为一个名传统的文科生,陈然对一切科技类奖项自然是不感兴趣的,虽然自己现在筹备进数学培优,但陈然心里明白要真让自己成为一名理工科学生,还真的是能力不足。

明白自己短板的陈然看着台上的领奖人眼中就更添了几分崇拜,而当宣布一等奖获奖人是跟自己同样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时,陈然激灵地竖起了耳朵。主持人隆重地喊出了获奖人的名字“何铭颜”——这个在十多年后响彻G市的名字。陈然在网络上看到这位跟自己同样是G市土生土长的老乡生平简介时只觉得看到小说中逆袭的经典桥段,单亲家庭的何铭颜全靠母亲在G市张罗小店面卖早餐维持生计,惨淡的家庭条件孕育出了何铭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门门功课优秀,样样比赛第一的光辉品质,除了会读书,还擅长搞科研,大学出国进入常青藤联盟攻读工学和商学双学位,加之硕博连读。在读书期间还在国内将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化发展,研制出环保型产品,可谓是读书赚钱各不耽误,各种媒体对何铭颜大夸特夸更有跟风媒体打出了“G市之光”这样的口号。

作为何铭颜老乡的陈然看到这样的称号,再细细品了一下何铭颜那张不拍戏也有点可惜的帅脸,默默地认同了媒体的这个说法。

但是,陈然皱眉看着上台领奖那个矮小瘦弱的男生,很难将眼前的这个身影与自己记忆中杂志封面上自信但带着一股成功人士漠然的金领精英联想起来。

看来以前采访文稿中说何铭颜家庭条件不好并不是空穴来风,陈然默想道,全程看着何铭颜在台上拿奖时表情淡然,与站在他身边的其他领奖人员形成鲜明对比,陈然摸摸鼻子,看来我们这位未来的G市优秀青年表情欠奉是打小就习惯了。

表演的安排比较紧张,在10天内要进行4场次表演而且都在不同地方,陈然都是一个人背着书包从学校里急忙出发,幸好晓筱的司机愿意开车顺带捎上陈然一路。坐在轿车里的晓筱拉着陈然道:“好累啊,还好今天就是最后一场了。”

习惯性地摸了摸晓筱的头顶,陈然每次演出心里顶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第一场表演当然大家是拿出了最好的状态,但是到了第二场、第三场,大家莫名就会有些疲态,表演下来虽然也能获得满堂喝彩,但陈然总觉得表演质量有些下降,更有甚者,在两天前结束的第三场表演带队的老师甚至喊出了“大家再坚持一下”这样的口号。

陈然心里祈祷,希望那位神秘的评审老师已经看过我们最精彩的表演了。

今天终于来到了H中的进行演出,陈然熟练地换好演出服,三下五除二把装画好,正当看哪位小伙伴得空帮忙绑辫子时,H中现场负责协调的老师走了过来,问道:“请问哪位是陈然?”

表演队里齐刷刷把目光投向了陈然,陈然一脸疑惑的举起手,道:“老师,我是。”

“喔,没事”看现场气氛有些紧张,那名老师笑道:“你哥哥是我们学生会长吧,他说找一下你,你准备好的话到舞台后门找一下他吧。”

“好的”陈然回答道,H中、哥哥这几个关键词让一众小伙伴向自己投以熟悉的目光,陈然用膝盖也知道能有魅力让老师帮忙传话的,自然只有自己那位恩俊哥。

小跑几步到舞台后门,果然一个清俊的身影站在那里,“哥”,陈然远远喊道。

“不用跑,本来想进去给你加油的,但是发现后台被拦住了。”李恩俊的脸上少见地露出的几分尴尬。

“谢谢哥,我会努力的。”陈然明显感到这辈子恩俊哥对自己亲近了不少,但想起上辈子自己年少时和李恩俊相处,对方总是以大哥哥的角色照顾自己,心理年龄30+的陈然接受良好地享受起这份不是亲哥却胜似亲哥的关爱。

“小然,你的头发,就这样上场吗?”李恩俊看着陈然一头披散的头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