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徒劳无功

重开科举。

对于他们这些南方官员而言,本应是个天大的好事。

馅饼从天而降,砸在他们脑袋上!

从几十年前开始,他们的家族便开始建立私塾,请名师教导族中子弟。

而同时间段的北方,食不果腹,战乱频发,路边累累白骨……

十个学子参加科举,至少八个籍贯是南方!

可以说重开科举,那就是白送他们一整块蛋糕,他们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等到子侄后辈们进入官场。

他们这些宦海浮沉几十的年长辈们,也就可以适当帮帮手。

最多不过几年。

九品变八品,八品变七品,州县到省府,地方到朝堂……

若是这子侄自身再优秀一些,或许不用十几年就能与他们这些长辈们,一同屹立于这大明朝堂之上。

为更多的后辈,遮挡风雨引路前行……

还不只是如此。

有言道是官官相护,他们这这些人互相之间,还会以姻亲地方门生为纽带,不断地向外发展。

地方,六部,朝堂……

盘根错节。

若是能够一直发展下去,最多不过几十一百年,这掌管天下的皇帝是姓朱。

但真正能做得了主,可就不一定是天子了……

当然现在的他们还没有想那么多。

他们只在乎他们的后辈子侄,能不能通过科举取士,进入到大明的官场。

能不能让他们在朝堂中,掌握更多的权柄!

可是现在是科举开了。

但却要分设南北两榜取士!

一块蛋糕,分出去一半给别人吃,这是在他们身上割肉啊!

现场气氛越来越压抑。

有些沉不住气的开始抬头,望向坐在主位上的宋濂,希望他可以站出来说两句,能够带着他们想想办法。

如今浙东一系,实力已大不如前。

昔日闻名天下的浙东四贤,已经逐渐凋零纷纷逝去,现如今就只剩下宋濂一个。

还已垂垂老矣。

若他什么时候再有个什么不测,那对他们浙东一系而言,将会是灭顶之灾!

说到底还是青黄不接!

更加需要科举来补充新鲜血液,为他们注入一支强心剂!

所以宋濂他应当是最着急的!

不然他一辈子的心血,他和老友一辈子的心血,可能最后就要毁在他的手里了。

有一个就有第二个,越来越多的人抬起头,齐齐的看向宋濂。

他们必须要点什么,不能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

但首先,官位最高,权柄最重,声望最隆,宋濂要站出来表个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