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又一份奏折

最后一口面,最后一口蒜。

把这些全都咽到肚子里,马世龙拿起桌上的绢布擦了擦嘴,然后从怀中又掏出一份折子放在桌子上,慢慢的推到朱元璋面前。

正如朱元璋想的那样,大军凯旋归京是大事。

并且此次马世龙出边塞大战元廷,取得战果格外的巨大,直接使得迎接大军凯旋的目的。

已不仅仅只是迎接,犒赏大明的锐士。

而是一次带有政治意味的大事。

向天下,向万民,灌输大明战无不胜的讯号。

而他马世龙,大明最年轻最擅战的军侯,是这件大事中最关键的一环。

并且从朝堂到民间,不知道多少人见过他,认识他,完全断了他人替代的可能。

若是没有真正要紧的事情。

他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胆子,不经请示,直接返京进入皇宫。

一定是有什么话他要亲自和朱元璋说。

就比如这份折子。

根据楚奎的口供,还有其他一些查到的东西,最终汇总而成的一份名单。

参与到采生折割,贩卖人口,违禁走私,私通敌国…………等等事件中的人的名单。

其中有像楚奎这样的地头蛇,朝廷衙门里的官吏,各省各地的豪商氏族……

还有卫所里的兵丁将校……

覆盖范围极广,如果处置不当,造成的后果不可估量。

马世龙清楚朱元璋的脾气,沧州的事情也也压不了太久,根本等到凯旋之后再说……

朱元璋拿起折子开始翻看。

这里面的内容,他猜到了会和沧州的事情有关。

可是他没有想到,这里面只有名字,而没有其他事情的详细。

而且这里面的名字,大部分他连听都没有听说过,最高的官也就不过七八品,卫所的兵丁将校,最高居然只是一个百户!

这怎么可能?!

要么是这小犊子还没查到根上,要么就是这名单不全!

没有上面大人物遮风避雨。

就凭这些小鱼小虾,怎么可能织出这么大的网来?

但这些已经足以让朱元璋燃起怒火。

空印案和私通倭寇案才过去多久啊……他杀了那么多贪赃枉法之人,居然都没能震慑住这些宵小!

不对,不对……

这些人可能比空印案,和私通倭寇案中的那些人,存在的时间更长更长。

没想到啊没想到,他一穷二白的建立起的大明。

居然会有这么多的蠹虫,这么多视人命如草芥,把大明律例当作白纸的蠹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