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尼克斯队员的脸上,都写满了认真和专注,眼神中燃烧着渴望胜利的火焰,仿佛要将上一场的失利,加倍奉还。
吕喆敏锐地察觉到,球队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和上一场比赛的松散和轻敌判若两队。
他知道,安东尼赛后的话,并非只是说说而已,他真的起到了球队领袖的作用,将大家从失败的阴影中拉了出来。
比赛哨声响起,尼克斯队就瞬间爆发出强大的攻击力。
卡梅隆·安东尼率先发难,手感回暖,连续命中高难度跳投,开场连得8分,帮助尼克斯队取得领先。
安东尼的强势表现,点燃了尼克斯队的进攻火力,也彻底激活了现场为数不多的尼克斯球迷的热情。
然而,雷霆队并非等闲之辈,凯文·杜兰特随即站了出来,针锋相对,毫不示弱。
面对安东尼的防守,杜兰特同样火力全开,各种无解跳投,连得6分,迅速稳住阵脚,不让尼克斯队将分差拉开。
双方从比赛一开始就陷入胶着状态,比分交替上升,谁也无法甩开对手。
尼克斯队在精神状态上有了质的飞跃,防守端的态度也明显积极了很多,每个人都竭尽全力,拼抢每一个球,防守每一个回合。
但无奈的是,面对凯文·杜兰特这种级别的球员,即使尼克斯队提升了防守强度,也很难真正限制住他的得分。
杜兰特依然如入无人之境,各种中远距离跳投,精准无比,第一节比赛,单节就砍下12分,得分如同探囊取物。
拉塞尔·威斯布鲁克,开场后依然试图强行突破吕喆的防守,但他很快发现,吕喆的力量和速度,都远超他的想象。
几次强突无果后,威少果断改变策略,开始频繁利用帕金斯和伊巴卡的挡拆,来摆脱吕喆的防守。
雷霆队的挡拆质量极高,帕金斯和伊巴卡都是体型巨大的内线球员,掩护墙结实而厚重,吕喆在绕挡拆时,确实遇到了一些麻烦,让威少在第一节拿到4分。
不过,尼克斯队的内线防守支柱泰森·钱德勒,反应非常迅速。
他及时调整防守策略,加强对威斯布鲁克的内线协防和补防,有效遏制了威少的突破势头,再次将他限制住。
首节比赛,尼克斯队和雷霆队打得难解难分,双方进攻效率都很高,比分交替上升,场面十分精彩。
首节结束,尼克斯队以29:27, 仅仅2分的微弱优势, 稍稍领先雷霆队。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仅仅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第二节比赛哨声响起,安东尼的手感却像是被冰水冷却了一般,骤然下降。
面对杜兰特更加严密的防守,安东尼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
想要突破内线,立刻就会遭遇雷霆队凶悍的协防,伊巴卡和帕金斯两座高塔镇守篮下,让他寸步难行。
外线投篮,也难以摆脱杜兰特迅猛的扑防,杜兰特年轻,有活力,速度奇快,臂展更是惊人,像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罩住了安东尼的每一个出手空间。
连续几次进攻,安东尼都无功而返,投篮纷纷打铁,进攻效率骤降。
尼克斯队的进攻火力,眼看就要熄灭。
关键时刻,还是吕喆挺身而出。
他接过进攻大旗,用一记又一记精准的三分球,为尼克斯队续上了命脉,保持着球队的进攻火力,不至于被雷霆队彻底压制。
然而,雷霆队毕竟是总决赛级别的对手,绝不会坐视尼克斯队起势。
一个暂停过后,雷霆队迅速做出调整,祭出了新的防守策略——开始对吕喆进行包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