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

红烛鎏金映屏风,绮罗丝帐琥珀光,嫁衣姐妹相偎,静候良人来会。

大乔一丝不苟端坐床侧,双手交叠于膝,察觉身旁动静有异,温婉浅语唤向小乔。

“妹妹,阿娘临行前叮嘱的礼仪,莫不是忘到云外?

快些坐好,莫让袁公进来瞧见,丢了乔家门楣。”

“阿姊~哪就那么快来了?

只我姐妹二人,你兀自在那端坐,又给谁人瞧去?”

小乔慵懒间斜倚红榻,锦被轻陷处,云鬓散落枕畔,隐约见床帷外烛影摇晃,月华泠泠如霜,几案承托糕点。

她美目流转,已揭了面上红纱。

“《礼记》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妹妹,听话。礼不是做给旁人看的,是故君子于独处时也谨慎不苟,休要再胡闹了。”

绛纱广袖掠过青玉案,小乔拈起案几上摆的芙蓉酥含入檀口,酥屑沾唇犹未觉。

忽闻得大乔此语,她不由琼鼻轻哼。

“《论语》云: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我是小人,也是女子,与阿姊可是不同。”

莲步轻移间,她已来至桌前落座,皓腕轻持合卺酒,素指拈来案上酥。

香酥蘸酒,回味口中甘冽香甜,眉眼儿弯弯如月。

“人言道,江东等地皆传,袁公当为天子。

若果真有那一日,阿姊贵为皇后,自是母仪天下,贤良淑德。

妹妹我呢?不过一美人耳,我观那青史千行,历代落笔皆言:美人者,祸国殃民也。

既是祸水红颜,何惧他礼法森严?”

大乔见她虽是笑语,言辞里隐有悲意,柔声宽慰。

“那不过是于吉道人蛊惑百姓之语,他与张角为友,今至江东传道,必要生出许多事端。

我听闻此前那位扬州刺史刘繇,今至长安问罪,已翻然悔悟,尝有书信往来,称袁公为大汉忠良。

近又蒙天子发诏,倚袁公为柱石,拜大将军。

既然连曾经的敌人,贵为汉室宗亲的刘繇,都深信袁公忠义;

即便是远在朝堂,高高在上的天子,亦倚重袁公匡扶。

妹妹又何必在意市井流言,而心生忧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