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大运河开工

秦武帝登基还不到一个月。

大秦便像是被注入了一股蓬勃的新力量,处处焕发着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免税政策让百姓的生活压力骤减,家家户户的饭桌上多了些烟火气。

商业开放则让大秦的市场热闹非凡,南来北往的商队络绎不绝,新奇货物摆满了货架。

在民间,百姓们对苏长青感恩戴德。

田间劳作的农民休息时,总会唠起。

“咱这新皇可真是好啊,免了税,还让大伙能安心做生意,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集市上,小贩们一边忙活一边念叨。

“托陛下的福,生意比以前好做多了,得好好干!”

商界更是一片繁荣景象。

各地商会频繁组织交流活动,富商们聚在一起,不再是愁眉苦脸地抱怨营商艰难,而是分享着成功经验,探讨新的商机。

有人靠贩卖丝绸赚得盆满钵满,有人凭借茶叶生意打通了新的商路,大家都在这场商业浪潮里收获颇丰,对苏长青自然是衷心拥护。

官场之上,官员们也不敢懈怠。

新政推行需要他们积极落实,各级衙门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他们明白,只有紧跟苏长青的步伐,把事情办好,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站稳脚跟。

新提拔的官员干劲十足,想要一展抱负;前朝旧臣也不甘落后,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如今,不管是商界、民间还是官场,都紧密围绕在皇室周围,中央皇权的权力达到了顶峰。

苏长青站在皇宫的城楼上,俯瞰着繁华的京城,心中满是欣慰。

他深知,民心难得,而如今自己收获了大量民心,这是最宝贵的财富。

所有人都对这个新时代充满了信心,而信心,恰是推动国家前行的强大动力。

有了这份信心,百姓安居乐业,官员恪尽职守,商人积极营商。

大秦这列巨轮,正朝着繁荣昌盛的方向,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

秦武元年,五月一日。

晨曦微露,金銮殿内。

早朝如期举行,苏长青身着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注视着下方的臣子。

大臣们依次出列,有条不紊地上奏着各地情况。

有的汇报地方治安,有的提及民生琐事,还有的谈论着商业发展的新态势。

苏长青时而微微颔首,时而询问几句,将所有事务都仔细听进耳中。

最后,工部尚书何正德大步迈出,双手高高捧着一卷文书,声音洪亮地说道。

“陛下,臣有要事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