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按照大明律,他只能丢官罢职;
这河道还是没有办法疏通。”
朱元璋听到二虎的解释,脸色顿时黑了下来,怒骂道:
“都出的什么混蛋主意,不是害民、就是抢劫;
这要是让他干一任高邮县的父母官,还不把咱的老脸丢尽了。”
朱标看到自己的父皇如此生气,苦笑着说道:
“父皇,这本身就是个难缠的问题,慢慢解决吧,现在大明越来越富裕;
等到大明拿下倭国后,朝廷就有足够的银子了。”
“到时候,在一点点处理这些事情吧。”
然而,二虎这个时候却是再次向朱元璋和朱标行礼道:
“启奏陛下、太子殿下;
这吴道通虽然没有给一个具体的办法,但是皇长孙殿下倒是说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皇长孙殿下说,高邮县县衙没钱,但是当地的富商有钱;
虽然不能直接抢劫,但是那里可是有不少烟花之地在河道两岸。”
“并且,因为紧邻京杭大运河,也有不少饭馆、客栈、丝绸、瓷器等各种店铺;
县衙可以和富户合作疏通河道。”
“由那些富户出钱,疏通完成后建造船闸向过往的客商和花船收税;
县衙和富商利润五五分,等到富商收到三倍的投资款,河道收费权全部归县衙。”
“然后,整个高邮县的水域、河道都可以用这种办法;
以后百姓出行、商人运输都会便利许多,当地富户也捞到不少钱。”
“最后县衙也可以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税源,除了一部分维护河道,还可以把剩余的商税交给户部;
给大明增加一部分赋税。”
朱元璋听到二虎这番话直接惊呆了,不敢置信的说道:
“二虎,你确定这等良策,是咱大孙想出来的?”
“按照他的话,那大明全国各地的地方性河道,不都可以照此办理了;
朝廷不用花一两银子,就可以疏通河道。”
“然后,还有一笔源源不断的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