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苗通带着汪舒瑶,到达了泰州。泰州建设了各种重点高校,包括陆军和国防技术学院,而海军学院在通州。苗通两人在徐建伟的陪同下,计划着重对这些院校视察了一番。
当苗通走进陆军学校,学生们便第一时间认出他来,纷纷敬礼后围着他。作为安民军的缔造者,军政第一把手,苗通的画像几乎遍布学校的每个角落,教室、食堂、教师办公室、宿舍等内外墙壁上。
苗强作为高级将领,这个月刚好轮到他在校授课。他得知苗通到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大帅!”
苗强向苗通敬了一个军礼,一副成熟稳重的铁血模样,苗通看到他激动的眼睛微微泛红。
心中不由得感慨起来,曾经的跟屁虫,如今已经彻底长大了。在安民军中,只有他和胡南安是少将军衔,就是胡应泽的军衔也比二人少了一个等级。
苗通回了一个军礼,走到他跟前,一把抱住了他,右手在他的后背拍了拍,低声道:“强子,辛苦了。”
苗强自武昌和胡南安离开后,到现在,两人没有再见过面。对于以前的跟屁虫而言,内心的思念之情可想而知。
“呵呵,通哥儿,我不辛苦,我对现在很满足。”
苗通放开了他,盯着他看了一会,拍了拍他的肩膀,点了点头“嗯,好样的!晚上咱俩喝一杯,到时候给你个惊喜。”
随后,苗强便带着他转起了学校,并在路上介绍了起来。现在学校有教师89人,其中三分之一是洋人教官。
学校现有400多学生,大部分是部队里面表现较好的士兵和基层军官。还有部分中层军官在学校深造,社会招收的学生占比还不是很高。
平时训练用的武器,是兵工厂制造的最新式枪炮。培训的科目,也是苗通根据以后部队发展的模样,提供大纲和思路,由总参部和高级军官推演补充的。
下午,苗通又在校场检阅了学生方队。检阅台上,苗通看着下面四个方阵,内心格外激动
四个学生方阵中,步兵方队有三个,剩下一个是由炮兵、骑兵、后勤、通讯等特殊兵种组成的。
苗通听着整齐的步伐声和响亮的口号声,心中感叹道:这就是自己现代化军队的种子啊!
饭桌上,只有苗通、苗强和汪舒瑶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