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勘测,在一个山谷间的浅湖规划了一个山间水库,在下游规划个平原湖泊,两者构成梯级水库。
平原湖泊很简单,在河流流经的平原、坡地段的水道上,用石头和少量土塞住河道,就是一条浅浅的水坝,半日建成。当暴雨或者夏天河水量大时,河水就会漫过堤坝,水量小时,能起到蓄水功能。
下一阶段,建设山间水库工程量大得多。
首先在山间浅湖边修一段简易的导流渠,春天水少,本来只一米多深的湖水,在引流之后,最深的地方不到半米,多余的水流入下游里许远的平原湖。
不论是乌桓、鲜卑还是汉人,看到水库中拥挤在一起,上蹿下跳的鱼,都欢喜地大叫,唱起丰收的歌。这些鱼,为工人们增加了肉食,多余的可以卖钱,刘备还给难楼王、祁胭脂各送了一桶。剩下的晒成鱼干,虽然味道不太好得令人作呕!
第二步将湖底河底和周围的淤泥挖出来,一部分运输到田地中改善土壤。另一部分,因为有了煤矿,就可设砖窑,烧陶器、烧砖头。
第三步,在山口建设大坝,是整个工程的主体。首先打下几排木桩,将大石填入底部,其上再填上大量的石头、泥土,用重锤夯实。由于没有钢筋混凝土,只能借助水坝本体的重量,不得不将水坝修得很厚实,有十多米厚。接着,水坝紧挨着的山坡上修健一排房屋,作为看守屋和矿工住宿,记录观测水纹,防止敌人搞破坏。
第三不,将简易导流渠加宽、加深,再修建一个沿着山坡而下的灌溉支渠,同时可减少远处牧民取水的距离,灌溉河边正在种植的田野和更远处的牧草。。。
为了尽快完工,以赶上春雨和农时,大部分矿工,转职成挖掘工和泥水匠。在乌姆蒂支持下,刘备对所有部下发出征召令,要求每落人出一丁,自备干粮,加入到建设水库的队伍中!不加入的,日后不许用水!也有愿意出多出丁的,第二丁以上由刘备提供粮食。
整整十天,刘备吃住都在水坝旁边,亲自分工,亲自指挥。他和任旐全身上下都是泥巴和灰尘,耿绩砍木头砍得手崩了口,所有人脸都晒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