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反攻鲜卑

汉起 赤血萌萌 1194 字 4天前

有了这支精锐,校尉夏育志得意满,经过与鲜卑小股骑兵半个月的纠缠,他获得了一些小规模的胜利,也有一些小规模的失利,他欣喜地发现部队越来越精锐了,更重要的是他对部下更加熟悉,部下对他更加信任和服从。对一位经常身先士卒,亲手杀敌数人到十数人,而后把首级送给士卒的一把手,哪个属下不敬佩!

可是也有很多不顺利的地方。

各个郡县都不愿意把大量壮丁召集起来,原因很简单,错过了农时,一年没得吃!他们组织起来的主要是卫士、捕快和刑徒,只够守着自己的县城城墙,有几个县的长官对鲜卑人在城外数里掠夺都无动于衷、拒绝出兵,任由乡亭里、宗族在自己的营寨、堡垒中抵抗。就更不可能发壮丁给校尉。

所以宁城前线的护乌桓校尉部基本上得不到来自郡县的兵力补充,看着部下不断的伤亡损失,刚烈勇猛如夏育也不得不减少出兵次数。

更令夏育感到棘手的是,时间长了,部下营士们很不满,屯曲长官也很头疼。因为他们名义上脱产,实际上为了吃得更好,有肉食,有酒喝,多些马匹,多几套衣服换洗,每年能够给家属带去更多的钱,他们无法,也不愿意完全脱产。

仅仅靠随军家属,耕种不了多少地。所以护乌桓校尉和破鲜卑校尉两营中下层营士,春天一般也会脱下盔甲务农,因有着马匹,有铁质农具,都是精壮的男丁,他们能比普通百姓耕种多得多的公田私田。

夏育把檀石槐骂了千百遍:可恶的鲜卑人,为什么非要在春天入侵,换成夏秋冬不行吗?

夏育对部下大吼:“你们不想出征,总得有人站出来。你们不去,我就带着亲卫队自己上!”

从事刘庆出了个主意:“大人息怒,郡县春耕,不出人不出力,大人为保护他们损兵折将,他们总该拿点粮食、财物出来。”

“对,子祝这个主意不错,这个事情你去办!可光有钱粮也没什么用。我要士卒,大量的士卒。”

刘庆:“有了钱了,就可以招募轻侠、流民,就可补充队伍或增加耕田人手。而且,上谷其实有一支精兵!”

夏育:“除了我们还有什么精兵?你说乌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