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陈留、汝南等中原郡,人口密度又太大,一旦发生旱灾、洪灾轻则人民流离,重则聚众对抗官府,更严重的。最严重的是学陈胜吴广,起兵造反。
臣以为,不如迁移司隶、豫州、兖州、徐州、冀州等地之民,充实扬州和荆州的中部、南部,既能缓解灾害,更能为国家开垦田地,还能避免流民聚集闹市,一举三得!”
杨赐率先摇头:“异想天开!南方卑下潮湿,丈夫多早早夭折,把北方和中原士民迁移过去,不等于流放吗?谁会愿意去?”
刘备:“不愿意去可以给优惠政策嘛,例如三个人给100小亩田土,六个人,给200小亩,再免除头三年赋税,想去的人一定会很多。”
杨赐:“你认为迁移多少人去合适?”
刘备:“陈留郡八十六万人,迁移十万比较合适,最少把零头迁移过去吧。整个兖州400万人,迁移十分之一,40万人毕竟合适!前汉从高祖到孝武帝,多次迁移关东富户到关中居住,这一方案正是效仿之前的国策!”
如果继续循着原本的轨道发展,数年之后的黄巾起义,十数年之后的诸侯混战,中原与河北地区都是战乱的重灾区,人口损失十分惊人。到三足鼎立之时,中原、河北加起来竟然只有不到四百万人口,还比不上战前兖州一州!刘备真心地认为,应该迁移百分之二十以上的人口南下,既保存了汉文明的人口和文化,说不定还能大大减少黄巾起义的规模和带来的人口损失。
杨赐用手指敲打着桌面:“好大的口气,要知道武帝时,迁移山东之民入关中,一次顶天也不过数千户,几万人。你一口气就想迁移兖州40万人。
豫州还有700万人,徐州近300万人,是不是还得迁移100万人?”
杨赐指着刘备的鼻子:“如此规模之迁徙,简直闻所闻问,见所未见。刘玄德完全是哗众取宠,贻笑大方。”
卢植连忙呵斥刘备:“还不快退下!”
刘备深深三拜,就在众人以为他将顺势退下去之时,坚定地站在原处慷慨激昂说:“诸公,小子刘备,为中山靖王之后,有一言,请诸公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