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和连破平城

汉起 赤血萌萌 1179 字 4天前

围困平城的左贤王和连,被汉朝的内中外轻搞的无比头疼。平城周边人口少,而且集中在城市周边,一看到北方狼烟,就快速逃入平城。

平城墙高数丈,周回数里,面积不算大,城外有引如浑河形成的护城河,如今完全冻结,因为冬季水浅,更显得城墙高大。和连知道,仅仅越过护城河,或填平护城河,就得死不少人。

平城在前汉时为雁门东部都尉缩在,因此城内西南侧有武库。武库可不仅是库房,还是一座设施齐全、兵粮充足、铠甲兵器数千,箭矢以万计,驻扎有数百常备军的坚固内城!而且武库城墙比外城更加高大,登顶可以俯视城外二十里。整个平城周边所有鲜卑人都在视线之内。

有几个部落大人不信邪,定要攻城试试,结果弩矢漫天而下,还没有摸到城墙边,就被灰溜溜逃了回来。

对坚城,鲜卑的习惯是围城而不攻,诸部落于是分散四处掠夺,以供应军需。

没几日,诸部大人感觉悲剧了。

各乡堡坞遍地,豪族们能修多坚固就修多坚固。衣甲不坚,不善于攻城的鲜卑诸部,往往要付出数上百伤亡、数日时间,才攻下一坞堡。攻下之后发现,多数豪族并不富裕,金银不多,最大的收获,就是数百石粮食,和一些女人、南奴,还不够做抚恤和赏钱。

就地解决粮草几乎不现实!

置鞬等诸部大人于是蜂拥而回,希望转头迅速攻下平城。

和连与诸部大人联军,丁数超过两万,攻下一个平城,只要舍得牺牲,并不难。却不得不考虑周边整个代郡、定襄郡、云中郡等整个战场形势。

护乌桓校尉夏育带兵亲临代郡高柳(阳高县),从东北侧威胁和连侧后方。和连不得不留下数千人,驻守北面长城边的后路。

定襄太守聚兵于善无,不是派出侦查骑兵从左云、强阴(凉城)威胁和连西北侧。

代郡太守则召集骑兵、甲士、民兵聚集在高柳以南的桑干河一带,压迫和连的东南翼,限制鲜卑人掠夺代郡。

雁门太守张修下令各县派骑兵在桑干河以南警戒,并聚集士卒从阴馆出发,沿桑干河南岸北上,停在剧阳县(应县)、汪陶县,东靠雁山岭,西、北依桑干河。控制住南下的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