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没想到荀攸评价这么高,其实他也是走一步、看两步,并没有一开始就开发‘天津港’的打算。‘百金买土、千钱百石’也顶着巨大压力,母亲、王荣、祁黄芩、管家王伯等人,是真不同意。
刘备免官时罚50金,之后买地又花数十金,刘家建设项目又多,流动资金最少时,只剩下不到10万钱,港口、堡坞、城墙、工坊、船坞都停工,还欠货款、工人们工钱20多万。
后世有多少老板,在经济危机中资金断裂或步子太大扯到蛋而一文不名,永无翻身之机?若不是亲朋故旧信任,借钱、入股,开发静海港,刘备怕是干不下来。
当然,干下来之后,世家为之侧目,豪族为之拜服,商人趋之若鹜,流民投靠如雨。而且佃户、部曲们的忠诚又上了一个台阶,面对外地来的官员、商人、百姓,再也没有类似偏僻乡野人见到港澳同胞、海外华人的自卑,无不自豪地说“我是静海亭侯属下!”
同时,以刘备为核心的团体,向心力又进一步加强。例如,自家的祁胭脂送来10万钱,也不说要还,只是让刘备陪了几天(夜),事后还评价比原来好像不如了,直让刘备大呼他不是三陪。苏媚也拿出了数万钱,声称是嫁妆。至于刘母耿氏、祁黄芩更打算要将首饰、涿郡祖产都卖掉。王荣则找娘家送来数万钱应急。
张虎、李定、郦兴让、夏侯博等各拿出数万钱。刘元起拿出10万钱,耿家送来10万钱之外,还派了耿雍(简雍)、耿乐两个表弟。比较穷的刘朗、李山、耿绩等故旧则各出1、2万。
公孙瓒不仅送来10万钱,还介绍了李移子、乐何当两个大商人。苏双、张世平各出10万钱。
就连涿郡太守刘卫也放出话来,有困难,钱没有,帮忙发个话、走走关系,尽管提,公沙太守以20金价格轻轻放过刘备,也与刘卫发话有关。最让人意外的是,祖茂的妻子寇兰儿不知从哪里得了消息,也送来两万钱。
被拖欠工钱、暂时只拿粮食的部曲、工人们,则选出代表,表示等主家有了钱再付。
可以说,静海港的开发成功,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以涿郡为中心整个军功集团的胜利,刘备只是掌舵、操盘手。
赚钱以后,众人拿出的钱财,刘备都及时退还;愿意入股的,则计算股份;愿意要商铺、码头、或地的也可打折。
。。。
那年秋天 原著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