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济北相袁绍

汉起 赤血萌萌 1211 字 4天前

蔡邕、孔融都坚决反对,被批评的次数多了,董卓也能严加管教,但多数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弄出人命来都放任。

世家豪族们因此怨声载道,恨之入骨。孔融出生世家,耻于与董卓为伍,申请辞职。

董卓也不喜欢孔融,但袁术都能封赏,何况孔融,于是三公、太傅一起举荐孔融为北海相,改以弟董旻为虎贲中郎将。虎贲中郎将属下本有虎贲卫士、虎贲郎官各千余人,虽被袁绍、袁术带走了数百,依然是一只精锐力量。

周毖作为负责选举的尚书和城门校尉伍琼接受荀爽、王允的请拖,向董卓建议:“废立是大事,一般人听了都会惊慌失措,袁绍不识大体,恐惧出奔,其实没有再辅佐史侯的意思。

士大夫辞官不做,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换一个郡守,其属官不少也会辞职,何况换了皇帝。

袁绍不分青红皂白屠杀宦官是有错,但如果不是他明公也没那么容易进入洛阳,宦官们的财货也没那么容易为明公所得,从这个角度讲,袁绍并无大过。

急着抓袁绍等人,反而容易让他们产生其他心思。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袁家带头收豪杰聚徒众为乱,对明公不满的人就会集结,则山东非国家所有。

不如赦免他,给他一个大郡守当,袁绍免了罪,就不会造成大祸患。”

董卓深以为然,于是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邟乡侯。

。。

几天后,

刘备到左中郎将府邸拜会蔡邕:“孔融确实反对董公废帝,董公也因此将之疏远,在内用面貌恭敬、内心怀二的荀爽、何颙等人,在外任命袁绍、袁术等人其实并不明智。”

蔡邕:“你怎么能背后说人家坏话?董公是为了向天下人展现他的胸怀和大度。”

刘备:“孔融之兄虽因为党锢而死,孔融本身却不是党人,而是支持皇权的愚忠之士,这种人嘴巴上说的凶,换了皇帝,一样忠诚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