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惭愧之极,掩面而退。
。。。
王匡虽退,却不死心。
鲍忠与刘备、董卓、徐荣不肯干休:“如今仇恨已立,已是死不死不休之局面,不是董卓死,就是我等亡,且牵连家人,宗族不能翻身!”
王匡:“小民百姓只看到眼前利益,谁管国家大义?我等可自行出资厚赏募兵,实在不行。。。”
鲍忠:“就抓壮丁!”
无数妻离子散,父母别子,翻墙逃窜在泰山上演。
一位老妪抱着年仅13岁的幼子不松手,走了五里路:“两位大人,老婆子大郎在河内战死,二郎不知所踪,求求两位大人留下小三,老婆子和两个寡妇活不下去啊!”
鲍忠心肠冷硬:“老婆子在老家住不下,就跟我们到军中做饭去,来人,绑起来带走!”
征兵十天,百姓逃亡,只征兵到二千多人,不少是十几岁的少年,五十岁以上的老头。好几位老妇人上吊自杀,欲以死留下儿子、老伴。
王匡不时对族人裨将军王朗(不是东海王朗)念叨:“我怕是死后要下地狱吧。”
鲍忠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不征兵,打不过董卓我都都得死!百姓如韭菜,割之复生,泰山兵征不到,就往别处征!”
。。。
曹操在汴水失了大半部曲,留下夏侯渊带领余部,协助张邈、刘岱守酸枣,自与亲信夏侯惇、曹洪等人,前往扬州募兵。
扬州刺史陈温是汝南郡人,与丹阳太守周昕都是袁门故吏,与袁绍相熟,代替边让担任九江太守的周昂也与曹操颇为亲热,听说曹操来的目的是招募军队,都帮忙想办法。
曹洪与陈温素来有交情,曹洪家富,遂散家财,招募沛国兵千余人,在陈温帮助下,又前往庐江招募山民、蛮夷2千余人。扬州刺史陈温大开武库,得以装备坚甲锐兵,号称庐江上甲。
周昕、周昂派遣弟弟周喁,字仁明,率领丹阳兵2000前往,丹阳与越人杂处,百姓皆精锐好斗,其中一些健壮汉人、越人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能够在密林和复杂地形使用兵器和弓箭。
曹操大喜,又见周喁颇通兵法,仙风道骨,明于风水,善于卜卦,遂聘为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