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徐州既得,以一上将守青州,一上将出徐州,越泰山,伐兖豫,而主公自将江东之众北上,则豫州可夺!
最后再与袁绍争夺河北!成,则吞并天下;不成,亦可西进荆州,规划巴蜀,极尽江淮之险,足以二分天下!”
鲁肃提出了全新思路--有舟船之利,何必担忧青州与江东不接壤!引刘备深思:“子敬说的对,徐州难取,便是取到了,也不容易守住。陶恭祖手下的丹阳兵,可没那么听话。”
虽然历史记载,陶谦就是死于这一两年,陶谦也如历史上一样,身体不佳表示要让徐州牧。但刘备已经担任青州牧,如何能再担任徐州牧?就算刘备让亲近之人领了青州牧,自己接受了陶谦徐州牧。但并不因此就能让徐州的势力都臣服。
徐州富裕,所以徐州本地的士卒,除了少量淮泗兵、靠近泰山郡的琅琊兵外,大部分郡兵战斗力不强,被曹操打得不敢出城就是明证。陶谦也深知徐州兵战力不强,依仗的精锐乃是数万丹阳兵,上万泰山兵,以及一些淮泗游侠、渔民选拔出得精兵。陶谦是丹阳人,凭借其威信,自然能让桀骜不驯的丹阳兵如使臂指。
陶谦为求刘备相助,欲送数千丹阳兵。为了得到丹阳兵效忠,刘备花了很大功夫,但也仅仅只能指挥动,还不能像青州兵一样成为中流砥柱。至于陶谦手下剩下的数万丹阳兵、淮泗兵,分别由曹豹、曹宏、笮融等等率领。丹阳兵虽然曹操屠徐州时,能与刘备协同作战,但也给了刘备几颗软硬钉子。若是陶恭祖不在了,这些将领和他们手下的士兵,与刘备素来无恩义可言,家小也不在徐州,如何让他们为徐州出生入死?为刘备出生入死?
几年前,陶谦刚任徐州刺史时,求救于孙坚,孙坚令朱治等将淮泗精兵入徐州,其中不少成为了陶谦的中下级军官,也是陶谦能够迅速控制徐州形势的助力之一。徐州各部与袁术、孙坚的部下关系过密。
淮泗兵在袁术和刘备之间,未必不会选择袁术、孙策。
琅琊兵和泰山兵混在一起,都为臧霸、孙观等统领。匪气重,独立性强,好在几人对刘备佩服,又有昌豨率领泰山兵,故而泰山兵可用,可惜泰山人口稀少,难当方面之任。
刘备重生以来,多方奔走,在幽州、冀州、青州都广立功业,结交朋友。但无奈出生不高,家族没什么助力,几年来,胜仗虽多,地盘却位扩大,至今为止,只能控制青州残破的东莱、北海等郡,四面受敌,疲于奔命。青州居于南北要冲,有山有水,是好的前线和战场,但难以作为后方根据地。
刘备一直在谋划,身边的的文士也不少,如荀攸、邴原、任旐、徐岳等也为刘备集团做了很多贡献,但大多是优秀的执行者,才干聚焦在某项工作或具体办法上。真正能够谋划全局的王佐之才,真正可以操作的全局方略,求而未遇。
强忍着内心的兴奋,刘备;略有犹豫地说:“子敬,如今刘正礼为扬州刺史,但他与我同为大汉宗室,夺他的扬州,岂不是为天下人诟病?”
鲁肃:“刘繇虽然担任扬州刺史,但并未受到扬州诸郡县的一致支持。长江以北的九江、庐江郡为袁术、陆康所控制,刘繇管不了。会稽太守王朗、豫章太守,与袁术有旧,对刘繇只听宣不听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