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兴平二年

汉起 赤血萌萌 1253 字 4天前

根本入不敷出。

第二嘛,何尝不是他贾诩看出朱俊志向大于才干,翻不起什么大风浪。

贾诩经常听到李傕、郭汜等人嚷嚷:那些王公大臣有屁用!拿着俸禄做不成事儿!养条狗,还知道看家护院,这些人胳膊肘净往外扭!

话糙理不糙

关中压根养不起大汉帝国中央庞大的官僚系统!

当然有此看法的不止李傕、郭汜。

张济、樊稠等将士皆望护帝架东归雒阳。朱俊、蔡邕虽等重臣也都明白东归是必须。

可李傕、郭汜绝对不同意!

“皇帝是我等亲自搏斗、不惜身命,打败王允这个逆臣而拥立!

燃文书库

皇帝要是被二袁掳走、利用,我等忠诚之士岂不尽成了叛逆!”李傕甚至嚷嚷着把皇帝一人留下,让这群浪费粮食的大臣们自己回关东!

郭汜稍微和缓一点,认为还是要把杨彪等几个重臣留下,其他的人都遣散。

这两个军阀头子,简单粗暴的想法,得到了不少将士的支持

--他们的道理很简单,朝堂诸公既收不上税,又无法安抚关东人,凭什么位居人上的地位、领取高于将士的俸禄?

关中从去年蝗灾、旱灾开始就饿殍满地,财政已近奔溃,治政是三公九卿、郡守国相的任务,难道可以把治理不力归结给军队么?

朱俊等人又是另一个说法:若不是李傕、郭汜掌权,关东州郡岂会不听命令?若不用供养数万士卒,朝堂岂会入不敷出?

双方各执一词,都指责对方错误,谁也说服不了谁!

矛盾越发激化,要不是贾诩、杨彪等关西人苦劝,要不是诸官员降低俸禄,早就上演全武行予…

贾诩一面回想雍凉将士和朝臣矛盾,一面接连叹气,牵马跟上队伍

转过南面一座山丘,只见两山夹一山坳,色彩从青黄变得翠绿,一片片麦粟田,沿着碎石路和干枯小渠向前延伸,水渠尽头的台地上立着一个里聚,房屋错落,鸡犬相闻,炊烟袅袅。台地尽头两山渐渐收拢,一山坪塘堵住小河。

皇帝的师傅之一,侍中、博士蔡邕就隐居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