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干:“海东数年,我从一介不自知文士,变得文武双全,目下做了安东将军从事,文、律、辞、令多出于手,方面大略、人任用主公亦不隐瞒,岂是你这夸夸其谈之辈能比?”
祢衡:“少瞧不起人,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徐干:“可笑!
你可知如何借助星宿测量纬度?
你可知海东有哪些大岛,面积如何,距离多远,山岭河流湖泊如何分布?
你可知海东各郡人口多寡,税收几何?
你可知海东各郡物产,与大汉如何互补,如何贸易?
大汉第一天文历法家刘洪就在带方郡为太守,你可曾读过刘君大作?”
这一个个问题,将自恃博学多才的祢衡拷问得哑口无言,他所知不过山海经中一些一两千年的记载,犹如神话传说。
徐干扬了扬手中的《瀛洲水土志》,一页页翻开,一个个生动的词语,一副副水墨插图,快速展现在眼前。
祢衡哪有一开始的傲气?
伸长脖子,舔着脸,急着急的抓耳挠腮,哀求道:“给我看看,给我看看,求你了…”
…
有徐干任职海东在前、重用在后之珠玉在前,如同祢衡一般,大批士人乘船东行、南下、北上。
之前县级官僚往往在本郡国或者邻郡国任职
安东将军幕府这种有组织的大规模交流任职,打破了原本潜规则,亦让祢衡等人感到十分不适应。
此即制衡各地人士抱团之手段,堂堂正正之阳谋,终究还是在安东将军幕府众人努力之下向往前推进。
安东将军之集权,又跨出一大步。
……
“好容易将祢衡这批人送走!”
徐干熟悉海东形势,担任送行使,帅船队出行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