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显然是不会很多的,在野外独自一人骑着马找寻骆驼,除了狂风沙暴,还会时常遇到狼群和黑熊,若是在塔拉大草原附近,老虎此时也很常见。
于是,这样的人想要顺利抵找到骆驼并将它们带回牧区,也很是需要一些能耐的。
叶斯木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约莫十八九岁,典型哈萨克人模样(面部轮廓是蒙古人,但眼眶较为深邃),短小精悍,是没有儿女孤苦伶仃的老牧人托克夫妇一年前收养的义子。
按照叶斯木自己的说法,他是从小玉兹跑过来的,因为众所周知的那场战乱,据说有不少牧户都跑到了中玉兹的地盘。
叶斯木的寻驼之技并不是托克夫妇交给他的,而是在小玉兹的时候就有了。
由于没有儿女,托克夫妇只饲养了很少的牛羊,也没有精力转场迁徙,就待在巴拉苏丹的王帐附近勉强度日。
老托克以前并不是没有儿子,只不过是在跟着巴拉苏丹四处征战时全部战死了。
这一日,叶斯木不顾托克夫妇的劝阻,执意接受了百里之外临近托博尔河的牧户的委托,准备为他找回自己的骆驼。
此时,托博尔河以北已经开始下雪了,而地上还没有冻好,这样的天气外出寻找牲口是最艰难的时候。
如果到了隆冬,地面冻得结实,虽然大雪覆盖,但终究没有陷入沼泽地的危险,此时的中西伯利亚草原一带,处处都是水洼子,若是冰雪覆盖,牧民们还是分辨得清,但如果是这种冬不冬秋不秋的天气,那就很危险了。
地上覆盖着一层薄雪,将肉眼可见的道路都遮住了,此时就只能依靠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来行驶。
不过话又说回来,寻驼人的必备技能之一就是在任何天气和路况下都能找到丢失的牲口,故此,一脸沟壑的老托克最后还是放叶斯木走了。
还有,叶斯木之所以冒着偌大的风险答应牧户去寻找骆驼,除了有丰厚的酬劳,自己也喜欢到处闯荡、游览也是原因之一。
骑着一匹正当年、毛发开始茂密的蒙古马,背着弓箭,挎着马刀,与老托克夫妇依依惜别后就义无反顾地朝着北面的托博尔河奔去。
两日后,抵达了位于河流南岸的那户人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丢的是一匹雄骏的公驼,它身材极为高大,是附近百里罕见的品种,这几年,我就是靠它给其他人家配种挣了不少钱”
叶斯木点点头。
“它有什么特征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