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惊变

三日后。

波雅尔,这位来自鄂木斯克城的文书,带着几名哥萨克以及一架爬犁策凌满载着赠给他的礼物从高地南面离开了。

从这里开始,东到鄂木斯克,西到库尔干,都有杜尔伯特的牧户,加上又是俄国人的土地,他完全没有安全之虞。

南面的中玉兹哈萨克虽然也很敌视俄国人,但眼下他们最紧要的事情是将准噶尔人赶走,故此也不敢轻易得罪俄国人。

于是,波雅尔一行就能轻轻松松骑着马回到鄂木斯克。

在俄国人边疆城市的官职序列里,文书是仅次于督军、军队指挥官之外的第三号人物,他能够亲自来到这里,也算是给了策凌的面子。

此时,大地已经冻得生硬,也没有失足陷入沼泽地之虞,径直向东,让两匹高大雄健的顿河马拉着爬犁开路,走过之后雪层就会压实,然后哥萨克再骑着马跟上就会省下不少气力。

就这样,他们一行不到三日就抵达了后世卡拉钦斯克地方,那里有一个哥萨克的过冬营地,波雅尔准备在那里休整一日后再出发。

从卡拉钦斯克再到鄂木斯克,两日就到了。

到了这里,附近的哥萨克猫冬地就多了起来,波雅尔就无须再带这么多哥萨克回去了,于是他将本就是此地的哥萨克留了下来,只带着两个鄂木斯克的哥萨克返回。

次日,三个人,四匹马,两架爬犁,继续向东行驶。

走到卡拉钦斯克与鄂木斯克中间位置时,他们碰到了扮成哈萨克牧户的伊昌阿一行!

原来,伊昌阿与策凌达成了一旦大清出动大军攻击准噶尔部时他们就在侧后呼应的任务后就不准备再待下去了。

伊昌阿是锡伯营参领,而锡伯营统领的人马除了索伦人,还有大量投靠大清的准噶尔人、哈萨克人,他这次冒着偌大风险过来会见策凌,身边自然也有这些熟知当地情形的人。

而要想顺利通过俄国人的地方,就算才十多个人,也是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的,于是,他们就只能扮成前往鄂木斯克交易的哈萨克牧户。

于是,他们同样用爬犁装着大量的皮毛、山货,再加上几个人,与波雅尔一样在雪地里前进。

伊昌阿是清人,尽快赶到萨彦岭和阿尔泰山附近的心情自然比在自己家地里行走的波雅尔迫切得多。

故此,虽然伊昌阿一行故意晚走了一日,但还是追上了波雅尔一行。

还有,去往东边的道路自然有多条,但现成的道路却只有一条,这条道路是哥萨克趟出来,自然是最便捷、最近、最适宜的道路。

茫茫北哈萨克大草原,面积实在太过辽阔,一旦迷了路,还是大雪覆盖的冬季,想要回到原来的方向上并不容易。

于是,既然有波雅尔在前面趟路,伊昌阿等人跟着就行了。

另外,策凌在头一天送走了波雅尔一行后就让伊昌阿、诺尔布两队人马第二天就离开了,显然已经与俄国人达成了某种秘密协议。

否则,他是不敢冒着得罪大清的风险主动让伊昌阿离开的。

这三队人马在离开后策凌都派了骑兵护送,自然了,也不可能护送太远。

见到波雅尔的爬犁和马匹后,伊昌阿虽然有些担心,但也就是担心而已,大清与俄国目前贸易往来十分频繁,也划定了疆界,就算被俄国人抓住了,说清楚之后,俄国人是不会为难他们的。

故此,虽有些担心,他们也没有在卡拉钦斯克附近停留,而是继续往前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