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随着大军来到这里就不乏其人,全部都是陕西、甘肃、宁夏三地的读书人,大部分是童生和秀才,有的也是进士。
他们大多数只是因为与江南受到文字狱牵连的读书人吟诗作赋唱和而被夺去功名的,加上受到他们牵连的亲族读书人,加起来有近千人。
十全老人利用派劳役的手段来折磨他们,也算是良苦用心了。
这些人,是最愿意跟着乞塔德走的。
也是,既然终生在大清无望,何不另辟蹊径?
这算是乞塔德这一趟最大的收获了。
还有几万民夫中,也有不少随军的工匠,全部是犯了事要发配到东北或者海南岛的匠户,都来自全国设置了满城驻防将军的城池,朝廷本是想让他们随军将功赎罪的。
人数也不少,有一千多户,乞塔德自然毫不客气不管他有没有成婚,全部扣下了。
他给大清设立了一个月的期限,并非装腔作势。
在等待的这个月时间里,他做了很多事。
头一件大事就是召集尚存的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辉特台吉、宰桑以上的人齐聚乌鲁木齐。
这一次,他没有怀着将其全部擒杀的心思,而是在以前和硕特小汗鄂齐尔图汗祭天的场所举行隆重的大会。
在这次会议上,他宣布推举土尔扈特部大台吉舍棱为准噶尔汗国新任大汗,并兼任特鲁琴汗国副汗。
准噶尔部大台吉噶尔臧多尔吉为准噶尔汗国副汗,并兼任特鲁琴汗国大宰桑(当然是荣衔)。
然后在私底下与舍棱、噶尔臧多尔吉达成将部落全部迁往里海附近的协定,然后他们就分头回去与齐木库、鄂勒哲依等宰桑商议迁徙事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按照达瓦齐汗在位时,让噶尔臧多尔吉主持政务时留下的账册,眼下在准噶尔人控制的区域,还有约莫八万户牧户,不过,其中约莫一半都是老弱病残,只有一半还有青壮。
这些显然都在迁徙之列。
还有大约四五万帐已经在哈萨克汗国中玉兹的辖地了,只能从长计议。
加上解救的天山、金山诸部,还有大约五万帐妇孺。
乞塔德准备一个月以后就开始迁徙,直接从中玉兹的牧场一边放牧一边缓慢向西迁徙,初步确定需要半年时间。
当然了,这一切都需要新任大汗舍棱、副汗噶尔臧多尔吉以及一众宰桑们分头去说服牧户们愿意迁徙才行。
按照乞塔德的估计,在经历了半数牧户家里没有成年男丁的窘境后,相信绝大多数牧户是愿意迁徙的。
他同时让诺尔布派人赶回本土,让苏文玉、沈慕华、包敦格等人做好安置措施。
“时机成熟,我们会打回来的”
当然了,这只是安慰这些台吉、宰桑们的,在他一贯的想法里,除非有大的意外发生,否则他是不会再深入这片土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