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衮扎布是和托辉特部的大汗,在真实的历史上,还曾协助阿睦尔撒纳鼓动整个喀尔喀发动叛乱,没有两下子是不行的。
于是,他的眼界就比劳章扎布高得多,劳章扎布也愿意追随于他,听到此话后,劳章扎布就将视线投向他。
而青衮扎布却在想着一个问题。
“乞塔德已经册封了沙克都尔曼济为准噶尔大汗,自己再回到七河流域也没什么意思了”
“而回到乌布苏湖附近又有可能受到清国乌里雅苏台将军以及科布多大营的进攻”
“只有回到乌梁海盆地,守住唐努山口,然后徐徐图之了”
“但我是和托辉特部大汗,若是仅仅占据乌梁海盆地岂不是太促狭了?在盆地以北,还有阿巴坎大草原、丘雷姆大草原,如果能够成为那里的大汗,这和托辉特部大汗才名副其实”
(乌梁海盆地,后世图瓦盆底;阿巴坎大草原、丘雷姆大草原,后世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以南叶尼塞河上中游两岸的大草原)
他这样想是因为在唐努山以南,乌布苏湖附近,甚至此时喀尔喀大活佛哲布尊丹巴所在的木伦附近也有他以前的部落。
远离清军势力范围自然是好,但远离自己的牧户更是让人痛心。
“阿拉坦汗、叶尼塞河上中游,这是我的条件”
当青衮扎布将自己的条件说出来后,道迪比、纳扎诺夫两人不知所以,此时,一直藏在他们身后的俄国人闪了出来。
“你真的愿意?”
实际上,俄国人虽然名义上拥有了阿巴坎以北的地方,但就像土尔扈特汗国那样并没有真正掌控,而且此地以前还是属于准噶尔汗国的。
之前就是怕这两人惧怕清军才将牧场放在远离喀尔喀的塔拉、库尔干一带,如果青衮扎布愿意回到图瓦盆底那是再好不过。
显然,对于青衮扎布的来历俄国人摸得清清楚楚。
而这一切,也显然并没有同纳扎诺夫、道迪比说。
俄国人这么一说,青衮扎布又犹豫了,回到魂牵梦绕的叶尼塞河流域自然是他心中所想,但那里要面临大清乌里雅苏台大军的威胁。
他是知道的,经过这件事后,大清绝对是不会轻饶他的,就算侥幸活下来,他们原本就想在图瓦盆底进行八旗改制,将他封一个亲王,然后在北京养起来做一个闲散王爷也是极有可能的。
那样的生活,不要也罢。
“蒙古人,是属于草原的,没有了草原,还不如行尸走肉”
但去到库尔干或者塔拉,又要面临陌生的部族,何况,俄国人是不会让他们在那里为所欲为的,眼下说得好听,到时候是什么情形就不得而知。
他,毕竟是大清册封过的多罗郡王,对于政治的认识还是很清楚的。
似乎看到了他的犹豫,那位文书接着说道:“在图瓦盆底以西,库兹涅茨山,哦,你们嘴里的阿克套山以西,还有库兹涅茨盆地,你可以将大帐放在那里,遥控图瓦盆底的牧户就是了”
这就是俄国人的思维了,在叶尼塞河上中游,俄国人除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阿钦斯克两座城市,其余地方以前都掌握在准噶尔人手里,眼下准噶尔汗国分崩离析,就算留下了部分牧户,他们的实力也不足以伸到如此远的地方。
而大清在经历了这场败仗后,也是没有能力马上就经略叶尼塞河流域,此时正是俄国人的大好机会。
但若是堂而皇之进占该地,肯定会激起当地人的强烈反对,历史上吉尔吉斯人数次围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他们不会不牢记在心。
如果由一个忠于俄国的部族先进入,然后徐徐图之,就十分符合他们的策略了。
将蒙古人/清军的势力压制在图瓦盆底以南,这可是俄国人多年的梦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