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敖德萨帕夏(上)

在抵近奥斯曼控制的边境线时(后世坎季比涅),一座带有明显伊教风格的小堡出现在他们面前。

渥巴锡再次让邓策举起了大旗。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并不像在乌曼城那样顺利,城上戴着黑色圆筒状高帽的士兵不但不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去,反而鸣枪示警。

这让渥巴锡不禁紧张起来。

多次打着特鲁琴的旗号来到此地的邓策也皱起了眉头。

半晌他才说道:“多半是奥斯曼人换了帕夏了,奥斯曼人的规矩,帕夏五到八年一换,前任帕夏是八年前上任的,也该到了离任的时候了”

渥巴锡说道:“但眼下的奥斯曼苏丹应该是同一个人吧”

邓策摇摇头,“这就是原因所在,几年前一直对我国较为友好的马哈茂德一世就死了,他死后由其弟弟奥斯曼三世继位,去年也病死了”

“眼下接替皇位的是奥斯曼三世的堂弟穆斯塔法三世,在其举行继位大典时,我国也派人参加了,但在那时穆斯塔法三世就对我国较为冷淡”

“但他还是派人传话,说是马哈茂德一世定下的国策不变”

“他刚一继位就立即大面积更换核心地方的帕夏,敖德萨是边境地区,估计是考虑到稳定因素拖至今年才更换”

“这么说新敖德萨帕夏应该是这位穆斯塔法三世的亲信喽”

“那是肯定的,如今奥斯曼国力大减,连番败于沙俄帝国之手,国内的大部分兵力也布置在多瑙河流域,在基希纳乌-敖德萨-梅克莱夫一带估计就有五万人马”

“在克里米亚汗国北面的梅利托波尔也有至少三万人马”

“如果陡然更换帕夏,势必会影响这一地带的安稳局势,奥斯曼不像我国,帕夏都是大权独揽,敖德萨和北克里米亚都是粮食、矿场丰富的地方,加上梅克莱夫又是他们在黑海最大的造船厂,背后的油水极为丰厚”

“造船厂?”

“是的,梅克莱夫在黑海北岸,南布格河下游,正好在一处内河半岛北面”

“黑海北部骤风极多,海浪很大,如果将船帆建在海岸还是很不利的,但在内河深处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梅克莱夫附近的南布格河河面极为宽阔,最大的海船也能驶进来,周围密布着橡树林和桦树林,是设置船坊的上佳地方”

“不过他们的海军基地还是设在敖德萨,另外在他们控制的赫尔松一带也有战舰”

“眼下其在中欧、南欧地带的压力减小了许多,主要精力都放到了东欧,主要就是沙俄帝国”

“在地中海一带,有一个巴巴里王国,形同奥斯曼帝国的自治省,他们有着地中海海面最大的船队,同时也有着地中海上最大的海盗团伙,他们是奥斯曼帝国海军的最主要来源”

“在五十年以前,连英国、法国的船队也要向他们缴纳保护费,后来由于这两国的海上实力逐渐壮大,奥斯曼人巴巴里人才免除了这两国的保护费,但其他国家依旧需要缴纳”

“他们占据着南欧、东欧广袤的土地,自然有着大量的船工和水手,眼下在梅克莱夫的船匠据说都是从阿尔巴尼亚和希腊调过来的......”

“这是为什么?”

“呵呵,大约十余年前,俄国海军从圣彼得堡出发,沿着大西洋西岸南下,进入地中海,然后突破并封锁了奥斯曼人控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呼应陆军攻击克里米亚汗国”

“这一战过后,奥斯曼人才对黑海舰队重视起来,而在整个亚速海、黑海一带,也就是梅克莱夫这里的木材最多,又深处陆路,不怕俄国人的舰队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