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首个丰盈之年(中)

“大汗,我国除了叶伊斯克拥有两千户农户,剩余缴纳赋税的农户全部在斯塔夫罗波尔省和卡亚苏拉省”

“截止到今年十一月份,我国共有十三万九千余户农户,丁口五十五万六千余人,拥有农田四百一十七万余亩”

“其中纳税田三百零九万余亩,屯田一百零八万亩,共计能产粮八百三四十万石,其中上缴国库的粮税一百八十五万石”

“屯田所得除了供应本旅所需,还能供养轮番训练的民兵”

“总计牧户有十五万两千户,丁口六十万八千余人,牲口一千零六十四万余头,其中牛羊一千余万,马匹三百余万,可作为战马的超过三十万匹,可作为挽马者七十余万”

“牧户的赋税主要供养附近各旅”

“眼下在斯塔夫罗波尔城、阿克托必城设置有完整的工矿产业,匠户都超过五千户,埃利斯塔设有毛纺、皮革、毛毡、玉石产业,有工匠两千户左右”

“叶伊斯克设有船坊,有工匠三百户”

“玛努托设有毛纺、皮革、毛毡产业,有工匠一千户”

“库利萨雷设有毛纺、皮革、毛毡、沥青产业,有工匠一千户”

“库斯塔纳设有毛纺、皮革、冶铁产业,有工匠一千户”

(库斯塔纳是后世哈萨克斯坦最大的铁矿产地,品位高,产量大,易开采)

“阿拉尔设有毛纺、皮革、毛毡产业,有工匠一千户”

“拉甘港设有船坊,有工匠两百户”

“工匠总计近两万户,十余万人”

“每年军队、官员、学校、工匠需要消耗粮食四十余万石,国库结余七十八万石”

“收入方面,红宝石贸易还是维持在每年三十万左右的银币,后装燧发枪也是此数,皮子、羊毛、铁器等合计约莫一百万银币,每年铸币税二十万银币,总计一百八十万银币”

“需要我国支付薪饷人员的约莫十万人,每年需开支银币近一百三十万,故此,可结存五十万!”

乞塔德点点头,“也就是说今年我们还剩下粮食近八十万石,银币近五十万枚?”

苏文玉点点头,脸上也洋溢着兴奋。

大多数都很兴奋,只有来自清国的阎相师、庄之鹤、方孝德三人不以为然,在大清,五十万银币也就是二十五万两,在军机处行走的大员哪个家里没有这么多钱?

但这对于乞塔德等人来说却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

虽然这五十万银币很快就要随着新年的到来快速支付出去,但终究不会寅吃卯粮的不是?

何况还有八十万石粮食,这都是乞塔德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从准噶尔地弄来的五万户农户所带来的呀。

农户的作用一下就凸显出来了,这让众人对他的眼光和做法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吉达”

剩下几个部门都是花钱的部门,都不愿主动先说,乞塔德只好点名了。

吉达,这位诺盖工匠子弟,只是跟着乞塔德在还是隐藏时刻的特鲁琴学了三年之人,也只有二十多岁,却摇身一变成了汗国的工务大臣。

话说后来乞塔德采取了从年满十五岁的学生中分别抽调不同的人进入工坊、军队、行政体系后,有不少既有工程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人实际上已经比他强了,但保不住他是乞塔德最早的弟子,占据这个位置也没有人敢说什么。